三、佳泡腳時間段
晚上九點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后,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于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
同時,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腸,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松和充分的調節,達到好的養腎效果,而且人也會因此感到舒服。泡腳要避免在過飽、過譏或進食狀態下進行,飯后半小時內也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四、哪些人不宜泡腳
身體健康的人泡腳、泡溫泉都沒有問題,但特殊人群應注意。例如心臟病、心功能不全者,低血壓、經常頭痛的人,都不易太熱的水泡腳或長時間泡溫泉。因為熱水泡腳或泡溫泉后,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這必將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
如果遇到少陰病、厥陰病或太陰病的病人不要燙腳,對針灸的病人也不許燙腳,否則針之療效大減。辯證治療的足底按摩不在此理。
痛經怎么辦快速解決?冬季天氣寒冷,經期容易受寒,手腳會明顯感覺到冰冷。這個時候泡腳是佳的選擇。當經期出現痛經的時候,很多女性選擇吃止痛藥或者忍忍算了。其實痛經歸根結底是氣血不暢導致的,而泡腳可以活血化瘀,祛寒止痛。
這樣泡腳可治3種痛經癥狀
1、泡腳治陽虛寒盛型痛經
陽虛寒盛型的主要表現為下腹冷痛、手腳發冷,進行熱敷可以達到改善。這類情況治療痛經的方法要以溫經散寒止痛為主。
泡腳的中藥材要以入足少陰腎經為主。可加入肉桂15克、烏藥15克、當歸15克、丁香15克、川芎15克,以及小茴6克、干姜6克、吳茱萸6克,再加少量鹽,把水煎好后泡腳。
2、泡腳治氣虧血虛型痛經
氣虧血虛型痛經常表現為經期小腹疼痛,用手去按小腹,會有輕微的疼痛感,月經量少且顏色淡。這種類型治療痛經的方法需要以補氣養血調經為主。
在中醫中認為,脾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泡腳所需中醫藥材要以入足太陰脾經藥物為主,可適量添加引經藥甜水。
建議加入川芎15克、白芍15克、白術15克、熟地15克、當歸15克、杜仲15克、黃芪15克,再加適量糖,煮好后用來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