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頭痛、頭暈、頭昏、失眠、高血壓、腦血管病變、腦性偏癱、視覺受損、神經衰弱、帕金森氏綜合癥等。
手法:用拇趾關節直接由趾端向足跟端壓刮3次。
頸項:位于雙腳拇趾根部橫紋處,左側頸項反射區在右腳,右側反射區在左腳。三叉大腳趾根部,一般人這地方都有兩道線(這個反射區叫頸項),(拇根頸項多點按、降低血壓防頸肩)。
如果這地方的肉比較鼓出來,往外膨出,這個人血壓就高。有的人只有一根線,上面那根不明顯,沒有了,說明這個人貧血。這根線越淺,貧血越厲害。
貧血的人除了具有這個特征以外,還有眼皮發白,那就更診斷她是貧血了。治療貧血:多吃瘦肉,多吃花生米,平時多揉揉血海穴靠腿內側,按起來有點酸酸的感覺。
功能:頸項的中樞是勁椎,有支撐和運動功能,頸項軟組織內重要的血管神經通過食道、氣管。
主治:頸部酸痛、頸部僵硬、頸部軟組織損傷、高血壓 、落枕、頸椎病及消化道疾病。
手法:用拇指邊側沿著拇趾根部先壓住痛點向內側推壓,用雙指鉗法做牽引 15、降壓點:雙腳大拇趾跟部粗橫紋的中點即高血壓點。
甲狀腺:位置:雙足腳底第一跖骨1/2的跖骨頭處至第一、二跖骨間,再向趾端成彎帶狀。(跖趾之間甲狀腺、防治痙攣與癲癇)。
功能:體內1/5的碘貯藏于甲狀腺內,它有促進新陳代謝、維持生長發育等作用。 主治:甲狀腺分泌不足、心悸、失眠、情緒不穩、甲狀腺腫大、減肥等。 手法:拇指橈側由上向下壓推,拐彎處為敏感點,再向內側面直推。
狀旁腺: 位置:雙腳腳掌第一跖趾關節凹陷處;大腳趾第二趾骨底部和第一跖骨頂端縫隙之中(甲高甲低甲狀腺、代謝失調由它管)。
“甲狀旁腺”,是一個軟組織,是甲狀腺邊上一個小小的部位。它負責平衡全身的鈣磷,甲狀腺可以切除,但甲狀旁腺不能切除。如果你把它切除了,你全身的內分泌全亂了。
老年人多做這個地方,推完再去吃鈣片(配合著魚肝油一塊吃才有效果) ,癲癇、小腿抽筋:都跟血鈣缺乏有關系。不是缺骨鈣,是缺血鈣,所以造成這種痙攣
功能:調節人體的鈣磷代謝、維持血中鈣無機磷濃度的相對穩定。
主治:甲狀腺機能亢進或底下、佝僂病、低鈣性肌肉痙攣、白內障、心悸、失眠、癲癇等。
手法:單食指扣拳法,食指彎曲處盡量找到并平行入第一跖趾關節,向前頂入關節縫內按壓,感動酸脹為好,反復3次;雙指鉗法,一手握腳,另一手食指、中指彎曲呈鉗狀夾在被施術的拇趾,以食指第二節骨內側壓住反射區位置,以拇指加壓至有酸脹感,定點按壓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