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點
內肋骨:位置:雙腳背第一楔骨與舟骨間的凹陷處。
外肋骨:位置:雙腳第三楔骨與第四楔骨之凹陷處。
功能:肋骨參與胸廓的組成,保護胸腔內臟,胸廓運動主要是肋骨升降,改變胸腔的容量進行呼吸。
主治:各種肋骨病痛、胸悶、胸膜炎、肩胛酸痛、肩關節障礙、中老年肩痛、舉手與轉頭困難、腰痛等和腎臟疾病。
上、下身淋巴腺
位置:上身淋巴腺位于雙腳外踝關節前下方凹陷處,
位置:下身淋巴腺位于內踝關節前下方的凹陷處。
功能:有免疫和抗癌功能。
主治:各種炎癥、發燒、囊腫、踝部腫脹、抗體缺乏、癌癥等。
手法:雙手單食指扣拳法,雙手食指關節彎曲部平行壓入,達到有酸脹感而無刺痛為佳,反復3次;雙手食指關節揉推3一5下后旋轉加力按壓;下身淋巴區比上身淋巴區稍高一點
解溪
位置:兩踝關節橫紋中點。
功能:化痰。
主治:氣管炎、痰多、氣踹和解寒等。
手法:拇指推掌法,拇指指端在該區定點按揉3次;使勁把你的手立起來往里頭點
掌握足背按摩操作要點
足背以指腹按摩為主,足背中胸部淋巴、內耳迷路反射區可以雙手同時按摩,這樣可以相互借力。
解溪按摩完,再重復按摩腎、腎上腺、腹腔神經叢。輸尿管、膀胱、尿道反射區,整體按摩的手法是一套較完整平補、平瀉過程,希望大家按要求實施。
放松動作:搓法:一手放在腳背,一手放在腳心,手指自然放松,兩手上下滑動,動作由慢到快,柔和均勻搓約30秒,感覺整個腳部了熱為止。放松全腳(刮全腳、橫向理刮、人字刮腳、提拉、刮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