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
粉彩是一種瓷器釉彩名。在清康熙五彩的基礎上,受琺瑯彩直接影響,而創制的釉上彩新品種,以雍正粉彩最為著名。盛行后即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為釉上彩的主流。紫砂壺中的粉彩裝飾,明顯地受到瓷器裝飾的影響,早期的紫砂壺粉彩裝飾,多為花卉,頗艷麗,制作工整。這類壺多銷往國外,以迎合國外買主的需要。具體的外銷時間可能為雍正至乾隆年間。
國內傳器中,常見到的粉彩裝飾多為山水,壺上用青、綠、黃、紅、白、黑色彩描繪,山水境界高雅,山中有村莊,水中有小舟,一片隱居讀書的勝境。
獨個
獨個是用作圓眼,圓嘴的工具,同時在做花貨,樹樁時也可作雕塑工具用。竹子做的獨個具有爽泥,耐磨等優點,且取材容易,削制方便。獨個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平頭的用作獨蓋眼的,另一種是兩頭尖的(一頭粗,一頭細)。用作獨嘴洞及其它洞眼。
爆疵
爆疵、泥爆(又稱起泡泡),出現這種情況的泥料一般是砂料純度好,硬度高,顆粒稍大。一般在四十到六十目的硬砂泥料中出現,主要原因是燒窯方法和窯中氣氛,如果窯中升降溫過急,大的顆粒會因內外溫差力大而炸裂,出現起泡或爆疵,有些料雖然細,但因礦料本身質地稍低,在窯中升溫過快或超過本身的燒制溫度時,也會出現。
灰爆
灰爆是因石灰巖顆粒夾入純正紫砂料里,高溫時變成石灰而彭脹,由于純正砂料緩沖力非常小而爆飛,形成灰爆。形成表皮裂紋或裂縫的根本原因是砂性純正,俗話說泥性爆,粘性很低,很多純正的硬砂料在表面會有裂絲、裂紋,大多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到,但不漏水,這種情況非常正常。
學會保養紫砂壺增添日常樂趣
紫砂壺的保養,俗稱養壺,目的在于使壺能更好地蘊香育味,進而使紫砂壺能煥發古樸的光澤和油潤的手感。養壺的方法很多,首要的一條,就是小心使用,以保持壺的完整。下面介紹一下新壺和舊壺的保養。
(一)、新壺的保養
新壺使用前,用潔凈無異味的鍋盛上清水,再抓一把茶葉,連同紫砂壺放入鍋中煮,沸后,繼續用文火煮上半小時至1小時。須注意的是鍋中茶湯容量不得低于壺面,以防茶壺燒裂。或者等茶湯煮沸后,熄火,將新壺放在茶湯中浸泡2小時,然后取出茶壺,讓其在干燥、通風,而又無異味的地方自然陰干。用這種方法養壺,不僅可除去壺中的土味,而且還有利于壺的滋養。
(二)、舊壺的保養
舊壺在泡茶前,先用沸水沖燙一下;飲完茶后,將茶渣倒掉,并用熱水滌去殘湯,保持壺內的清潔。生活中,有的品茶者喜歡將茶的湯和渣留在壺內養壺,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
(1)會使茶渣在壺內產生酸餿味,不合衛生要求。
(2)殘渣異味吸附在壺中,無助于茶香、茶味的發揮,用這種方法養壺是不可取的。
另外,對新壺或舊壺來說,都經常清潔壺面,并常用手或柔軟的布料擦拭,這樣有利于煥發紫砂泥質的滋潤光滑,使手感變得更好。
結語: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于紫砂壺常見術語的解釋,小伙伴們都知道這些術語是什么意思了吧,想要收藏紫砂壺,這些常見的術語一定要有所了解哦,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