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節奏普遍較快,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病,輕則胃炎,重則癌癥。但大多數癌癥都不是突然發生的,如果平時有這3個習慣,胃炎可能容易慢慢變成胃癌!
1、小病不治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種和胃腸疾病相關的細菌感染,普通人群均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明顯癥狀,或者不會發病,所以不少患者都覺得并不是很嚴重。
臨床上,幽門螺桿菌感染主要是以四聯療法為主,總體預后較好。但是,如果盲目地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只是小病而不加以重視,發病或出現腹脹、腹痛、惡心、食欲減退等相關癥狀時,也不去治療,就有可能會因為長期演變,引發慢性胃炎而進一步發展成胃癌。
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胃癌之間存在共同的流行病學特點,目前該細菌感染已經被認定為I類致癌原,所以感染后引起慢性胃炎時,還是不要掉以輕心為好。
2、飲食不當
有些人在飲食上比較隨心所欲,只要自己喜歡,無論是辣的、咸的,還是冷的,從不忌口,卻不知很多疾病都是吃出來的。
如果胃炎患者經常吃咸菜、咸魚、臘肉、燒烤,甚至舍不得扔掉已經霉變的食物,長期進食均可進一步刺激損傷的胃黏膜,增加胃癌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