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肝病是指肝部發生疾病,肝病有許多,像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等都是肝病,那么請問肝病如何飲食?肝病吃什么好?治療肝病的偏方是什么?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肝病如何飲食
泥鰍
具體做法:使用活泥鰍2000克,放清水中養1天,使其排凈腸內廢物。次日放干燥箱內烘干或焙干,研末裝瓶。每日1次,每次10克,溫開水送服,15日為一療程。有溫中益氣,解毒功效。泥鰍肉質細嫩鮮美,每百克可食部分的蛋白質含量高達18.4-22.6克,比一般魚類高;還含有脂肪2.8-2.9克,熱量100-117千卡,鈣51-459毫克,磷154-243毫克,鐵2.7-3.0毫克,以及維生素B1、B2和煙酸。
茵陳、車前草
具體做法:茵陳、車前草各100克(或車前子20克),加水1000毫升,煮取800毫升,每服200毫升,加白糖20克,每日2~3次。有利濕清熱功效。
茵陳、梗米
具體做法:茵陳30~60克,粳米50~100克,白糖適量。先將茵陳洗凈,煎汁,去渣,入粳米后,加水適量,煮粥欲熟時,加入適量白糖稍煮1~2沸即可。每日服2~3次,7~10日為一療程。有清利濕熱、退黃疸功效。適用于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酸棗
具體做法:酸棗50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煎1小時,加白糖適量。每日服1次。適用于急、慢性肝炎,有降低轉氨酶作用。
枸杞子、雞肉
具體做法:枸杞子30克,母雞1只,清湯1250克,料酒10克。將母雞在雞肛門部開膛,挖去內臟,洗凈;將枸杞洗凈裝入雞腹內,然后放入缽內(雞腹部向上),擺上蔥、姜,注入清湯,加鹽、料酒、胡椒面,隔水蒸2小時取出,揀去姜、蔥,調好咸淡即成。每日2次,吃肉渴湯,有保肝益精、養陰明目功效。適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變、貧血等患者。枸杞子內含枯可胺A、甜菜堿及多種維生素、氨基酸等。這些物質具有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降低血糖、保護肝臟、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等。
芹菜、蜂蜜
具體做法:鮮芹菜100~150克,洗凈,搗爛取汁,加蜂蜜燉服,每日1次。有清熱解毒、養肝功效。芹菜營養十分豐富,100克芹菜中含蛋白質2.2克,鈣8.5毫克,磷61毫克,鐵8.5毫克,其中蛋白質含量比一般瓜果蔬菜高1倍,鐵含量為蕃茄的20倍左右,芹菜中還含豐富的胡蘿卜素和多種維生素等,對人體健康都十分有益。并且芹菜葉莖中含有揮發性的甘露醇,別具芳香,能增強食欲,還具有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