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腹脹:由于腫瘤巨大、腹水以及肝功能障礙引起腹脹,以上腹部明顯,特別在進食后和下午腹脹加重,原發性肝腫瘤患者常自行減食以試圖減輕癥狀也常被誤認為消化不良而未引起重視延誤診治。
4、嘔血黑便:以嘔血為主者主要因為原發性肝腫瘤合并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引起,食管下段-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和急性胃黏膜病變所致。
5、乏力消瘦:因為惡性腫瘤的代謝耗費過大和進食少等原因引起。原發性肝腫瘤前期可能不明顯,隨著病況的開展日益加劇,體重也日漸下降,原發性肝腫瘤晚期常極度消瘦貧血,衰竭呈惡病質,少量病況開展較慢的原發性肝腫瘤患者經歇息和支撐醫治后也可能出現暫時體重上升的情況。
6、發熱:由于腫瘤組織壞死、代謝產物增多以及腫瘤壓迫膽管合并膽管炎引起無感染者稱為腫瘤熱。多不伴寒戰,不明原因低熱是原發性肝腫瘤的一個常見癥狀,體溫一般在37.5℃~38℃之間。
7、腹瀉:腹瀉主要由于肝功能不同程度地損害導致消化吸收能力的減退引起。也可因肝腫瘤細胞轉移形成門靜脈腫瘤栓所致。雖然此癥狀并不十分常見,有時也可作為原發性肝腫瘤的首發癥狀。
8、轉移癥狀:研究發現,原發性肝腫瘤可轉移至肺、骨、胸膜、胃腸及淋巴結等。根據轉移的部位可引起相應的癥狀,如肺轉移可出現胸痛咯血等,骨轉移可出現局部疼痛和病理性骨折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肝腫瘤在臨床上可出現少數極易誤診的癥狀。部分病人肝臟不大且肝腫瘤包膜下腫瘤結節破裂的臨床表現酷似膽囊炎,亦有因右肝腫瘤結節破裂口較小,少量血液緩慢流至右下腹而誤診為闌尾炎。 肝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意義重大,如果懷疑自己的身體狀況請務必去醫院
1、小兒肝細胞癌常并發于肝硬化或原有的肝實質病變。如繼發于膽道閉鎖及巨細胞肝炎的肝硬化發生肝惡性瘤的病例增多,應積極防治。
2、對于≥35歲的男性、具有乙肝病毒(HBV)和(或)丙肝病毒(HCV)感染、嗜酒的高危人群,一般是每隔6個月進行一次檢查。
3、對AFP》400 μg/L而超聲檢查未發現肝臟占位者,在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以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腫瘤后應進行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如AFP出現升高但并未達到診斷水平,除了應該排除上述可能引起AFP增高的情況外,還應密切追蹤AFP的動態變化,將超聲檢查間隔縮短至1~2個月,需要時進行CT和(或)MRI檢查。
4、若高度懷疑肝癌,則建議進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肝動脈碘油造影檢查。應高度警惕厭食、乏力、精神差、長時間低熱、水腫、肝區疼痛等癥狀,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結語:通過上文小編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肝上長腫瘤的治療方法也有了一定過得了解了,肝腫瘤可以通過手術的方法來治療,還可以通過射頻消融、微波消融、高強度聚焦超聲、動脈化療栓塞等方法治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