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血小板減少的危害
多發性瘀斑、紫癜常出現于腿部;
四、 血小板減少的危害
引起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內出血可危及生命;
五、急性型多為10歲以下兒童
所在冬、春季節發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風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種后,感染與紫癜間的潛伏期多在1-3周。成人急性期少見,常與藥物、感冒、勞累有關,病情比小兒嚴重。
慢性型較為常見,占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殿的80%,多為10-40歲,女性為男性的3-4倍。起病隱襲。患者可有持續性出血或反復發作,有的表現為局部的出血傾向,如反復鼻衄或月經過多。
瘀點或瘀斑可發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膚與粘膜,但以四肢遠端較多。
起病急驟,可有發熱。主要為皮膚、粘膜出血,往往較嚴重,皮膚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點,分布不均,以四肢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齦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
也常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結膜下出血,少數視網膜出血。脊髓或顱內出血常見,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顱內高壓表現,可危及生命。
1、高蛋白飲食
對血小板減少患者有益血小板減少的患者在病情穩定期,應在飲食中多選用牛奶、瘦肉、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
2、血小板減少應吃寒涼食物
血小板減少的患者在出血期應多吃寒涼的食物。中醫認為出血者體熱,這時食用寒涼的食物對止血有利。蓮藕、薺菜、梨、棗等食物都屬于中性涼者。
3、含鐵高的食物
對血小板減少患者恢復有益出現紫癜并伴有出血的患者常伴有貧血,應在飲食中加入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蛋黃、油菜、薺菜、圓白菜、番茄等。
4、健脾、益氣、攝血飲食的飲食原
則當患者出血減少或停止時,飲食宜以健脾、益氣、攝血為原則。此時應在飲食中選擇紅棗、花生衣等有升高血小板作用的食物制成菜肴。
5、生煨湯篇
(1)每天生吃連皮花生米每日50~100克。
(2)連皮花生米100克,豬蹄一只,老藕節適量,共煨湯食用。
(3)連皮花生米200克,與帶肉脊骨500克或豬肝加水煨湯食用。
結語:一般出現血小板減少我們是用肉眼看不見的,但是出現的一些癥狀我們要知道的,并且要知道血小板減少帶來的危害是如何的,所以當自己發現出現一些趨勢的話,就去醫院檢查一下的,可以在平時多吃一點含鐵的食物,有效預防血小板減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