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體質不一樣,人體腋下的溫度也不一樣。老百姓一般的都認為人體腋下正常體溫應該是三十六度到三十七度之間,其實不然,很多人的腋下體溫就是三十五度多一點,也是正常的。
測體溫前,先將體溫表水銀柱甩到35℃以下,再用酒精棉球消毒體溫表。腋下測溫法:先擦去腋窩的汗液,將口表有水銀柱的一端置于腋窩深處,屈臂過胸將之夾緊,10分鐘后取出。人體溫度計是一種水銀溫度計。
它的上部是一根玻璃管,下端是一個玻璃泡。在泡里和管的下端裝有純凈的水銀,管上標有刻度。由于人體溫度高不超過42℃,低不低于35℃,所以體溫表的刻度是35℃到42℃,每個小格代表0.1℃。
人體是怎樣維持體溫穩定的?
位于人體下丘腦中的體溫中樞擔負著調節人體產生的熱量與散發的熱量保持平衡的任務。當熱平衡時,人體體溫保持穩定。若產熱多于散熱,則體溫升高;若散熱超過產熱,則體溫降低。
產熱過程包括:運動或勞動時,骨骼肌收縮,產熱增加;當環境溫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時,肌肉收縮發抖,產熱增加;肝臟等內臟器官代謝加強時,產熱亦增加。散熱過程包括:對流、傳導、輻射和蒸發四種方式。因皮膚表面面積大,故主要通過皮膚散熱。
感冒病人為什么會發熱?
感冒時,由于病原體侵入人體內,致中性粒細胞或單核巨噬細胞釋放內源性致熱原,使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發生失衡,產熱過程加強而散熱過程減弱,于是體溫便升高,維持在一較高水平。若病原體被殺滅,致熱原刺激消除,體溫調節中樞功能恢復,減少產熱,增加散熱,使體溫降至正常水平。由此可見,感冒時人體發熱是機體對入侵病毒的一種反應,清除病原體是恢復正常體溫的根本方法。
發熱對人體有好處嗎?
感冒時發熱,對人體亦有有益的一面。由于發熱是人體抵抗疾病的一種生理性防御反應,它可調動機體的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的入侵,使外周血中白細胞增加,抗體生成活躍,肝臟解毒能力加強,新陳代謝加快,從而有利于病原體的滅活和局限。同時,高熱還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殺滅感冒病毒。
感冒發熱如何處理,應注意什么?
感冒發熱有利也有弊,應根據患者體溫高低和身體素質狀況加以處理。
青壯年患者,當身體一般狀況較好時,體溫處于38.5℃~39℃時,可予以物理降溫,當體溫超過39℃時,可考慮行藥物降溫。
老年患者及嬰幼兒、心功能較差的患者,當體溫超過38℃~38.5℃時,應考慮藥物降溫,以防止出現心衰或高熱抽搐。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人體的正常體溫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呢,對正常溫度有了一定的認識可以幫助及時發現發燒的情況。平時多多的關注對大家認識疾病很有幫助哦,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