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進一步的檢查措施,如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肺部穿刺活檢等等,都具有一定的痛苦,患者因為害怕這種痛苦,而寧愿相信自己得了“結核病”。結核病的治療要經過漫長的周期,反而耽誤了肺癌的早期確診和治療。
誤區二:拍個胸片看看就沒事了
現在很多人體檢時,都有一個胸透的項目,以為胸片正常就沒事了。其實不然,從專科醫生的角度,建議40歲以上的人士,每年好做一次CT體檢。因為普通的胸透檢查,心臟、肌肉、骨頭等都是從前到后層疊在一起的,若醫師經驗不足,根本無法發現病變。而CT檢查,類似于切蘿卜一樣,是一層層表現出來的,結果較為準確、可靠。
另外,很多人出現胸腔積液的癥狀時,總以為是胸膜炎,其實這種癥狀要考慮腫瘤的可能性。相對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如四五十歲),炎癥的可能性就越小,腫瘤的可能性就越大。
誤區三:病灶小就是早期肺癌
很多患者在做初步檢查時,以為病灶小就是早期肺癌。其實,有些肺癌是較為容易發生轉移的,比如小細胞肺癌、腺細胞肺癌等等,癌細胞易轉移到頭、肝臟、骨頭等多個部位,病灶雖然很小,卻發生大量轉移,這已經是中晚期肺癌,非常危險。相比之下,鱗狀細胞癌轉移性便差一些。
誤區四:手術無用
肺癌患者,為懼怕的就是開胸手術,有時寧可選擇化療,而放棄手術,甚至輕易相信“手術無用論”,錯過了佳的手術時機。對于早期肺癌,胸外科手術是一個公認的較好措施,5年生存率可達到70%左右。若放棄手術,5年生存率可能只有5%~10%。
肺癌晚期的護理
1、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適當的選擇聽一些音樂,可以放松我們的心情,讓我們可以更加積極的面對疾病的發生。可適當聽聽輕音樂、民樂,以及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等,使身心放松,改善其生活質量。
2、還有就是患者的日常飲食應該多種多樣,這樣可以保證我們營養的全面吸收,不至于發生營養缺乏的情況。飲食豐富多樣、清淡、富有營養,以肉粥、魚粥、蛋粥、苡米粥、百合粥、枸杞粥等各種粥類、湯類為主,配合水果、新鮮蔬菜。
3、還有就是我們一定要在日常的生活中積極的觀察我們的身體,如果患者出現什么異常的話,一定要積極的就醫檢查。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血壓、脈搏、體溫、神志的變化。如有異常,馬上報告醫師,對癥處理。
4、對于疼痛患者應盡量滿足他們的止痛要求,不要害怕麻醉止痛劑的成癮性,以提高其生活質量。
5、對于可以輕微活動的患者,可陪他們慢走、散步,活動筋骨,以不過度為要。
6、幫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定期翻身,每天擦洗,按摩手足。可用紅花酒精涂抹受壓部位,防止褥瘡發生。
7、多給患者用精神安慰,消除他們對死亡的恐懼,要鼓勵和訓練患者的配偶和親屬,給患者以撫愛、擁抱,輕言細語,多溝通交流,表達對患者的摯愛和眷念,從而使患者獲得精神上的歡愉。
結語:看完以上的內容,相信大家現在對于肺癌晚期臨終前癥狀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其實如果患者真的到了晚期了,我們能做的就是要患者開心度過后的日子,不要留下任何遺憾,這就是好的照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