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怎樣預防傳染病
1.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太陽、勤鍛煉。
2.生病及時就醫
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等癥狀時,戴上口罩,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以免對他人造成可能的傳染。
3.接種疫苗
鼓勵公眾根據自身情況,自愿、自費進行疫苗接種。疫苗接種是控制區域性急性傳染病流行經濟、有效的辦法,每年秋末,高危人群應該接種流感疫苗。老年人特別是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可以接種肺炎疫苗,有效地減少患肺炎的機會;兒童和學生接種流感、腮腺炎、風疹、水痘、流腦等疫苗,可預防呼吸道疾病。
4.避免受涼
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出門在外要盡量站在空氣通暢的地方,同時盡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
5.有規律的作息時間
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6.凈化環境
保持空氣流通;盡量不要拉上窗簾讓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7.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體育鍛煉可增強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
8.冬季干燥,應多喝熱開水
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還具有一定的搞感冒的作用。同時豆制品,魚蝦蛋類等能夠提供優質的蛋質,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9.加工菜品必須煮熟燒透
尤其是海產品、水產品更要煮熟燒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產品,比如說諾瓦克病毒,主要就是通過糞口傳播。這種病毒在冬季隱藏在貝類海鮮等食物中,人吃進去后可通過人體的排泄物和嘔吐物進行空氣傳播,所以一定不要吃生的或者是半生的海產品。加工好的菜品要妥善保存,避免熟食品與生食品接觸,用于加工生、熟食品的刀具、餐具、案板等要分開,所有置備食品的用具表面必須干凈,抹布應該每天清洗,以防止食品制作過程中的相互污染。
10.不要食用腐敗變質的禽、蛋、肉、水產品以及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不要食用發芽的土豆及霉變玉米面。不要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包括一些野生植物、野果等和水。
1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做到飲用安全衛生的水,不要喝來歷不明的水,避免喝生水,盡量飲用開水。
12.加強個人體質鍛煉
做到飲食有節,不暴飲暴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