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腹型過敏性紫癜呢,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于腹型過敏性紫癜也是有所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腹型過敏性紫癜癥狀是什么嗎,腹型過敏性紫癜治療是怎么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過敏性紫癜又稱紫癜,是侵犯皮膚或其他器的毛細血管及小動脈的一種過敏性血管炎,多發生于男性兒童,春、秋季發病居多,多為自限性。一般在2~8周內好轉,預后良好。腎病程長,可達4~5年以上。
本病的累及范圍廣泛,除皮膚紫癜外,也累及關節、胃腸道、腎臟、心臟、胸膜、呼吸器官、中樞神經系統、胰腺、睪丸等。病死率低于5%。死因主要是腎功能衰竭,少數是由于顱內出血、心功能不全、腸穿孔及嚴重感染。
中醫學認為本病為病邪侵擾機體,損傷脈絡,離經之血外溢肌膚粘膜而成。其病因以感受外邪、飲食失節、瘀血阻滯、久病氣虛血虧為主,臨床以陽證、熱證、實證為多,若遷延不已,反復發作則表現為虛癥及虛實夾雜之證。
過敏性紫癜初起系感受外邪,灼傷血絡所致,甚則導致熱毒內盛,迫血妄行。若日久不愈,或反復發作,則又表現為氣血虧虛,瘀阻脈絡,成難治之癥。
西醫認為過敏性紫癜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機體對某些過敏物質發生變態反應而引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導致皮下組織、粘膜及內臟器官出血及水腫。過敏原可由于多種因素引起,但對每一具體病例尋找其確切病因,往往有一定的難度。
通常認為可能與以下多種誘發因素有關
1、感染因素
常見的細菌感染為β溶血性鏈球菌,其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桿菌、傷寒桿菌、肺炎球菌和假單胞菌等,以上呼吸道炎較為多見,也可見于肺炎、扁桃體炎、猩紅熱、菌痢、尿路感染、膿皰瘡、結核及病灶感染皮膚、牙齒、口腔、中耳等。
病毒感染中有風疹、流感、麻疹、水痘、腮腺炎、肝炎等。寄生蟲感染也可引起本病,以蛔蟲感染多見,還有鉤蟲、鞭蟲、絳蟲、血吸蟲、陰道滴蟲、瘧原蟲感染等。
2、食物因素
主要是動物性異性蛋白對機體過敏所致,魚、蝦、蟹、蛤、蛋、雞和牛奶等均可引起本病。
3、藥物因素
如氯霉素、鏈霉素、異煙肼、氨基比林、阿司匹林、磺胺類等藥物均有引起本病的報道。
4、遺傳因素
本病雖非遺傳性疾病,但存在遺傳傾向。
①MEFV基因突變,是AP發展的重要易感因素,同時也影響AP的臨床表現。
②人類白細胞抗原HLA—DRBl基因型可能與兒童AP遺傳易感性有關,但與疾病的嚴重性無關。
③CTLA一4AG基因型與人類白細胞抗原HLA—DRBI*13可能是AP腎原性蛋白尿發展的一個危險因素。
5、其他因素
昆蟲咬傷、植物花粉、寒冷、外傷、更年期、結核菌素試驗、預防接種、精神因素等均可引起。另外在血液透析病人、淋巴瘤化療后病人及Guillain-Barre綜合征病人中,也有引起過敏性紫癜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