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結節鑒別診斷
皮膚表現為多種形態,常為丘疹、結節、斑塊、紅皮病、銀屑病樣,疤痕性肉樣瘤,色素減退及禿發損害。皮損不對稱地分布于面部及 四肢等處。皮疹堅硬觸之有彈性,逐漸擴展至皮下,累及整個真皮的厚度。表皮的變化不明顯,可以略微變薄、變色,毛細血管擴張及少許鱗屑。常常是淡紅色至紫褐色,不潰破,無自覺癥狀。
(1)丘疹性肉樣瘤
損害為針頭至豌豆大小的小結節,又稱粟粒樣肉樣瘤。主要分布于面部、頸部及肩部。玻片按壓時,顯出類似狼瘡結節的淡黃色小點,消退后不留痕跡,有時遺留色素斑、萎縮及瘢痕。
(2)斑塊型肉樣瘤
Hutchinson首先報告了這獨特的斑塊狀損害,為表面扁平而輕微高起的大的分葉狀結節性斑塊,常見于頰、鼻及臂部。
(3)銀屑病樣肉樣瘤
往往在軀干及四肢發生邊界清楚的斑塊,其上面有銀屑病樣的鱗屑。
(4)凍瘡樣狼瘡型
在容易發生凍瘡的部位,如耳孕、頰部、鼻尖、指趾處對稱出現的浸潤較淺的青紅或紫紅色的斑塊。
(5)皮下肉樣瘤
也稱為Darier-Roussy肉樣瘤。豆子至粟子大的堅實的皮下結節,與皮膚粘連,表皮呈輕度堇色,常見于軀干,面部少見,無自覺癥狀。
(6)瘢痕肉樣瘤
損害發生于疤痕部位。如燒傷、毛囊炎、帶狀皰疹后疤痕上。使原有的疤痕面積擴大,高度增加,酷似疤痕疙瘩。
(7)紅皮病型肉樣瘤
彌漫性分布的浸潤性紅斑及鱗屑性斑片,邊界不清。
(8)結節性紅斑型肉樣瘤
某些結節病患者以多發性關節痛伴發熱、血沉增快,X線檢查肺門淋巴結腫大。面部、背部及四肢伸側發生散在疼痛性皮下結節。表面皮膚發紅,常見于年輕女性。
(9)粘膜肉樣瘤
口腔的硬顎、頰部、懸壅垂及扁桃體針頭大丘疹,群集融合形成扁平的斑塊,瞼結膜及淚腺發生小結節。
(10)其他皮膚損害
結節病可合并有皮下鈣質沉著、癢疹、多形性紅斑及毛囊炎表現。皮膚萎縮、角化過度、色素增加或減退也可由本病引起。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于皮下結節應該如何治療的一些方法以及皮下結節的一些護理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此也是有所了解了。因此,患上皮下結節的時候,除了及時進行治療,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