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年輕人常常不會保護自己的腸胃導致自己的腸胃發生病變,就比如炎癥性腸病,到了患有腸胃疾病后才知道保養自己的腸胃,那么大家是否了解炎癥性腸病癥狀是怎么樣的呢,炎癥性腸病的治療有如何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炎癥性腸病其實是一個總稱,它是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的總稱,潰瘍性結腸炎是指的發病于結腸部位的慢性炎癥,克羅恩病會涉及到全部的消化道,是非連續性的全層炎癥。
炎癥性腸病是由于病原體、毒素,某些藥物等抗原引發物的啟動下,激活消化道局部免疫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
它有兩大類
局限性腸炎
由于某種病原體侵入腸上皮,爾后引起自身免疫反應所致;
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還不能明確,有可能是遺傳病患者容易感染,外部的病菌致使人體的免疫系統反饋失常。
臨床表現一般起病緩慢,少數急驟。病情輕重不一。易反復發作,發作誘因有精神刺激、過度疲勞、飲食失調、繼發感染等。
1.腹部癥狀
(1)腹瀉
血性腹瀉是UC主要的癥狀,糞中含血、膿和黏液。輕者每日2~4次,嚴重者可達10~30次,呈血水樣;CD腹瀉為常見癥狀,多數每日大便2~6次,糊狀或水樣,一般無膿血或黏液,與UC相比,便血量少,鮮血色少。
(2)腹痛
UC常為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部陣發性痙攣性絞痛,疼痛后可有便意,排便后疼痛暫時緩解。絕大多數CD均有腹痛,性質多為隱痛、陣發性加重或反復發作,部分以右下腹多見,與末端回腸病變有關,其次為臍周或全腹痛。
(3)里急后重
是由于直腸炎癥的刺激所產生的。
(4)腹塊
部分CD可出現腹塊,以右下腹和臍周多見,因腸粘連、腸壁和腸系膜增厚、腸系膜淋巴結腫大所致,內瘺形成以及腹內膿腫等均可引起腹塊。
2.全身癥狀
(1)貧血
常有輕度貧血,疾病急性爆發時因大量出血,致嚴重貧血。
(2)發熱
急性重癥患者有發熱伴全身毒血癥狀,1/3CD患者可有中等度熱或低熱,間歇出現,因活動性腸道炎癥及組織破壞后毒素吸收引起。
(3)營養不良
因腸道吸收障礙和消耗過多,常引起患者消瘦、貧血、低蛋白血癥等表現。年幼患者伴有生長受阻表現。
鑒別診斷
1.慢性細菌性痢疾
常有急性細菌性痢疾史,糞便檢查可分離出痢疾桿菌,結腸鏡檢查取黏液膿性分泌物培養的陽性率較高,抗菌治療有效。
2.阿米巴腸炎
主要侵襲右結腸,也可累及左側結腸,結腸潰瘍較深,邊緣潛行,潰瘍間黏膜多正常,糞檢多可找到阿米巴滋養體包囊,抗阿米巴治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