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白發”,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是在指代老人,因為這基本上是他們的專屬描述,不過也不排除一些先天性出現白發的人。現在社會給人的壓力是與日俱增,特別是大多數的上班族,除了每日的忙忙碌碌,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可謂是一無所知,直到出現病情時卻經常“病急亂投醫”,真的是讓人很擔心。
如今,“少白頭”的例子已經屢見不鮮。中醫認為,頭發的生長跟氣血的關系很大。氣血旺,頭發生長正常;氣血衰,頭發變白、枯槁,甚至脫落。你知道嗎?白發的位置也暗示著體內臟腑的健康狀態哦。
一、前額現白發
《黃帝內經》中指出,“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中醫上講,前額屬于陽明,陽明主氣血,“陽明衰,發變白”,說到底還是脾胃出了問題。
脾胃共同作用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點。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氣主降,使飲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而脾氣主升,使飲食物之精華得以營養全身。胃喜潤惡燥,脾喜燥惡濕。總而言之,這種納與化、升與降、潤與燥,相輔相成對立統一。脾胃不和,即是這種對立統一的失調。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調的原因,如飲食不節、思慮太過、勞累過度等均可導致脾胃不和。
脾胃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一般而言,消化不良,食后腹脹,大便溏薄,其病變主要在脾;食欲不振或嘈雜易饑,其病變主要在胃。脾胃同病,以健脾和胃為主要治法。
故飲食調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三餐要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平時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飯,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難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常食用健脾養胃的食物,例如粳米、小米 、牛肉 、山藥、茯苓等等。
二、兩鬢白發
兩鬢,即耳旁的部位,主要跟膽有關。由于肝膽互為表里,所以跟肝也有關系。而肝主藏血,所以兩鬢長白發主要因為血不足。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擔負著消化、解毒、分泌、吸收等多種功能。肝臟一旦損傷,毒素就會積聚,無法排出,后引發各種疾病。除了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外,當出現疲倦無力、眼睛發酸、腹漲、失眠、食欲減退等細微變化時,就要提高警惕,或許是你的肝出了問題。
《黃帝內經》里講到,“肝開竅于目”。顧名思義,眼病的發生與肝臟的關系十分密切。因為深藏于身體內部的肝臟通過經絡通道,將養分源源不斷地提供給眼睛,我們的眼睛因此才會靈活有神。而一旦肝血不足或是肝功能不好,我們的雙目就會失去滋養,出現視物不清、眼睛干澀、毫無神采甚至呆滯等疾患。因此眼睛不好好休息,肝臟也不能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