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面對炎炎夏日,大部分人選擇躲在空調房里躲避灼人的陽光。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需要在毒辣的陽光下工作,這樣就很容易中暑。中暑看似簡單,僅僅需要降溫補水就夠了,但是,萬一處理不當還是有很大的危險性的。為了方便大家正確的應對中暑癥狀,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中暑的基本癥狀以及正確的處理方法。
中暑,又稱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癥中暑,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該病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濕的天氣。在這種天氣下,一旦出現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時,要注意降溫。如高溫下發生出現昏迷的現象,應立即將昏迷人員轉移至通風陰涼處,冷水反復擦拭皮膚,隨后要持續監測體溫變化,若高溫持續應馬上送至醫院進行治療,千萬不可以為是普通中暑而小視,耽誤治療時間。
中暑的基本表現
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癥,以高溫和意識障礙為特征。起病前往往有頭痛、眩暈和乏力。早期受影響的器官依次為腦、肝、腎和心臟。根據發病時患者所處的狀態和發病機制,臨床上分為兩種類型:勞力性和非勞力性(或典型性)熱射病。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內源性產熱過多;非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引起散熱減少。
1、勞力性熱射病
多在高溫、濕度大和無風天氣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體育運動時發病?;颊叨酁槠剿亟】档哪贻p人,在從事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數小時后發病,約50%患者大量出汗,心率可達160~180次/分鐘,脈壓增大。此種患者可發生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肝衰竭、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較高。
2、非勞力性熱射病
在高溫環境下,多見于居住擁擠和通風不良的城市老年體衰居民。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癥、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癱或截癱患者。表現皮膚干熱和發紅,84%~100%病例無汗,直腸溫度常在41℃以上,高可達46.5℃。病初表現行為異常或癲癇發作,繼而出現譫妄、昏迷和瞳孔對稱縮小,嚴重者可出現低血壓、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肺水腫和腦水腫。約5%病例發生急性腎衰竭,可有輕、中度DIC,常在發病后24小時左右死亡。
萬一出現中暑狀況,千萬不要慌,正確的治療方法才是維護中暑人員生命安全的大保證。
治療患者應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飲用涼鹽水等飲料以補充鹽和水分的喪失。有周圍循環衰竭者應靜脈補給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鉀。熱射病患者預后嚴重,死亡率高,幸存者可能留下永久性腦損傷,故需積極搶救。
1、體外降溫
旨在迅速降低深部體溫。脫去患者衣服,吹送涼風并噴以涼水或以涼濕床單包裹全身。以冰水浸泡治療已不再推薦,因發生低血壓和寒戰的并發癥較多。但如其他方法無法降溫時,亦可考慮此方法,但此時需要監測深部體溫,一旦低于38.5℃時需停止冰水降溫,以防體溫過低。
2、體內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