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正是以經絡學說為基礎,而使太極拳成為“內功拳”的一種流派。
3、創造了雙人推手的競技運動
什么是推手呢?推手就是一種綜合性的使用的技擊手法。
自古以來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種分部練習法,但它們各具特色,古代有“南拳北腿”、“長拳短打”之稱,就說明這種分歧。
同時,由于踢、打、拿、跌四法,在實踐中有較大的傷害性,因此歷來大都只作假想性或象征性的練習,這就為花假手法打開了方便之門,而前人苦心積累的點滴經驗,也由于實踐不足,很難提高技擊水平。
陳王廷創造的推手方法,以纏繞粘隨為中心內容,綜合了擒、拿、跌、擲、打等競技技巧,并且還有所發展。
4、創造了粘隨不脫,蓄發相變的刺槍術基本練法
推手時的“聽勁”方法,繼而創造了雙人粘槍法,這也是陳王廷獨創的成就之一。
這種器械對練法,解決了不用護具也可以練習實刺的問題。 練習太極拳粘槍時,采用沾連粘隨的原則,纏繞進退,疾若風云,封逼擲放,往復循環,為刺槍術開辟了一條簡便易行,提高技術的途徑。
5、發展了以太極精義為依據的拳法理論
陳王廷的《拳經總歌》七言二十二句,是太極拳的原始理論,是總結古代技擊術的一篇拳論,它闡述了攻擊與防御的戰略和戰術,所以稱得上是太極拳七個拳套的概括性拳論。
把《拳經總歌》和戚繼光的《拳經三十二式》圖訣相對照,就不難看出陳王廷在拳論方面怎樣吸取了前輩所歸納總結的精華。
但是陳王廷并不滿足于吸取當時名家的拳法理論,而是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做了一系列創造性地發揮。
主導在腰
“腰為主宰”“腰為軸,四肢為輪”。太極步要求雙腿、雙腳與身體其他部位一樣也必須在腰的旋轉帶動下運行。腰不動,腿腳都不能自動,這是一個重要原則。
例如由弓步后坐成虛步,提起腳尖,是在腰左右旋轉帶動下完成的。向外擺腳,也是首先轉腰,腳隨腰外擺。其他提步、上步、撤步等都是如此?!斑M退必有顧盼”,“顧盼”就是左右轉腰。
平時走路也要轉腰,但不如陳氏太極拳這樣明顯,主要是腿自主運動。
結語:關于陳氏太極拳,我們就分享到這里了。練習陳氏太極拳一定要從簡單的動作開始學習,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了一些簡單的陳氏太極拳的練習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從頭開始,要記住一個招式一個招式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