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完了太極拳的套路,然后就是反復得多練使套路熟練并加強記憶。然后要求動作做到放松、柔和,自然大方,去掉自身的僵勁,后達到自己能較熟練、自然地將拳架演練下來,這就完成了第一階段。
二、正架子(掌握要求,體現特點)
第一個階段一招一式將動作學完,并經過一段時間的連續動作熟練后,就可以進入正架子階段。正架子階段容易出現的毛病是立身不正,橫氣填胸,挑肩架肘,彎腰蹶臀等。
如何解決這些易出現的共性毛病呢?這就要從放松入手。放松的目的在于去掉僵勁,使動作協調。然后再增強腿部的支撐力。
腿部的支撐力不夠導會致很多毛病,如挑肩架肘,彎腰蹶臀,氣血上浮等,也是造成上身僵硬,不能放松的主要原因。
學習太極拳要搞清楚每個動作的重心虛實,手勢變化,方向角度,上下配合等。
隨著腿部支撐力的增長,結合各個部位的自然放松,動作姿勢的基本正確,使體內的氣機升降協調,呼吸自然,肺活量增大,前面的毛病就會自然消除。
還要將原始太極拳的基本特點表現出來,如剛柔相濟,快慢相間,松活彈抖,螺旋纏繞等。
使自己在演練的時候能夠具備這些特點,這就完成了正架子階段。
三、捏架子(調整姿勢,準確到位)
捏架子即將整套拳的每一個定勢按照原始太極拳對周身各部位的要求拿捏到位,使身體每一個部位都符合要求,并且能按要求將動作做的準確無誤。如虛領頂勁。含胸塌腰、松肩沉肘、曲膝松跨等要求,都要對照到位,恰當適中。
整個拳架經過調整后,使動作做到舒展大方,周身相合,開中有合,合中有開,動作圓滿,氣行周身,勁達四梢,上肢輕靈活、下肢松沉穩,這就完成了捏架子階段。
四、順架子(順隨自然,突出風格)
順架子是將整套拳架在捏架子每招每式標準定位的基礎上,把每個定勢按照“行云流水,連綿不斷”的要求貫穿起來。
這個時期的演練風格要求做到“快而不亂,慢而不散,輕而不浮,沉而不僵”;符合“上下相隨,周身一家,以腰為軸,節節貫穿”之拳理,達到手眼身法步協調配合,精神氣力功飽滿合聚的境界。
通過了順架子階段的練習,使外行與內氣相結合,做到內氣不動,外行寂然不動,內氣一動,外行隨氣而動,演練時以意念引動內氣,以內氣催動外行,使動作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動靜開合,起落旋轉,無不順其自然。
結語:看了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如何補腎已經有了詳細的了解,對原始太極拳補腎功效也很明了。現在人面對各種壓力,夜間常有失眠的現象,且日常總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堅持練原始太極拳,讓你青春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