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時,由于身體四肢按一定的姿勢與速度收縮屈伸,內氣鼓蕩,動作柔順和緩,促使心臟跳動頻率增加,壓力加大,血液出入心房量多力大,循環流暢,使得周身毛細血管全部得到開放擴展,將血液中滯留的廢棄物質清除。
另一方面毛細血管得到充分營衛供給,維護生理機能,避免病癥細菌及其它有毒物質侵害。所以習練太極拳對于防治血管硬化、高血壓、心肌梗塞、冠狀心臟病等,都有顯著效果。
改善臟腑功能
太極拳的主要功能是調節控制臟腑器官。據現代醫學研究所得結論:“因為人體內臟器官是由植物神經系統管理,而植物神經又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
人體發生許多疾病,都是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致,如能時常作緩慢柔和順暢自然的肢體運動,使之與內氣接合互動、與中樞神經調整植物神經系統,則可維護內部臟腑機能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
有意識主導內外相合而互動的太極拳運動,既可調節內部臟腑機能,亦可營衛滋潤肌筋骨骼,使氣血更新、胃腸蠕動正常快速、營衛攝取良好,這樣人的情緒穩定,精神飽滿,精力旺盛,袪病健身益壽延年自然水到渠成。
太極拳是一種“有氧運動”,這是健身的關鍵
它可以防病治病。“生命在于運動”,這是伏爾泰的名言。18世紀有位名醫說過:“沒有見過一個懶漢能夠長壽”。法國醫生指出:“世界上的一切藥物對身體來說都無法替代運動的良好作用”。
所以,運動是健身的關鍵。世界健康泰斗肯尼斯·庫伯博士經大量研究寫了一本論述“有氧運動”的書。所謂“有氧運動”是指以有氧代謝提供能量的運動,其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持續時間長,不致過度勞累,造成肌肉有負氧現象的運動。
我認為,太極拳運動是好的“有氧運動”。因為它具運動與人體各器官的適應與平衡;具呼吸與運動節奏的和諧。正如美國健康研究院博士說:“太極拳何以突然會在美國成為那樣新鮮而又普遍呢?
個人以為有四個主要理由一是太極拳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介紹若干動作和活動,進入這不動的、坐椅子的美國生活方式里去;二是太極拳給我們一種文雅、溫和、不用力的運動。
我們從醫學上研究,已認定了劇烈的運動招來不良的后果;三是太極拳給我們一種每日有規律的運動方式;四是太極拳和其它種種運動不同,因為它不僅是外部的,而且是內部的運動”。
適度運動是“有氧運動”的關鍵。世界衛生組織日前指出:“適量運動可以降低癌癥等非傳染疾病的發病率。”英國專家發現,有氧運動可以為大腦送去更多氧氣,從而提高大腦功能,促進腦細胞的再生。
我國唐代名醫孫思邈早就提出:“體欲常勞,勞勿過極”的養生原則,他身體力行,享年101歲。
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庭繼承祖傳之拳術,博采眾長,結合陰陽之理,參照中醫經絡學說,吸納古人健身精髓,將武術中的手、眼、身法、步與意識、呼吸和動作結合起來,創編了“內外和一”的內功拳。
它符合適度原則。經調查,所有習練者無不有病祛病、強身健體,舒胸開懷,神清氣爽,精力充沛,益壽延年。
結語:綜上所述,練習太極拳能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功效。太極拳非常適合辦公室人群練習,白領因為長期坐著工作,腸胃不適引起痔瘡等疾病,練太極拳能有效防治這些疾病癥狀,因此,在辦公室休息之時,可以適當鍛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