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重視維生素補充:滿足特殊需求
慢性腎臟病患者對部分維生素的需求與常人不同,尤其是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B族: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有全麥制品、瘦肉、豆類、綠葉蔬菜等。維生素B族參與身體多種代謝過程,對維持神經系統正常功能、促進紅細胞生成等有重要作用。例如,每100克的綠豆中維生素B1含量約為0.25毫克,維生素B2含量約為0.11毫克。慢性腎臟病患者可每周食用2-3次綠豆湯或其他綠豆制品,保證維生素B族攝入。
維生素C:柑橘類水果、草莓、獼猴桃、青椒等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減輕氧化應激對腎臟的損傷。每100克獼猴桃中維生素C含量可達62毫克,每天食用1-2個獼猴桃,能有效補充維生素C。但要注意,若患者伴有高鉀血癥,在選擇水果時需謹慎,可選擇一些低鉀的水果,如蘋果、梨等,并控制食用量。
維生素D:腎臟是合成活性維生素D的重要器官,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受損,維生素D合成減少。維生素D對鈣磷代謝、骨骼健康至關重要。除了適當增加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攝入,如魚肝油、蛋黃等,還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制劑,同時多曬太陽,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
5、水分攝入:遵循個體化原則
水分攝入需根據患者的尿量、水腫情況及透析方式等綜合判斷。
非透析患者:若患者尿量正常,無明顯水腫,可適量飲水,每天飲水量約為前一天尿量加500-700毫升,以維持正常生理代謝。若患者出現少尿(每天尿量少于400毫升)或無尿,以及明顯水腫,則需嚴格限制水分攝入,每天飲水量控制在500-700毫升以內,包括食物中的水分。例如,一些含水量高的食物,如西瓜、黃瓜、西紅柿等,在計算水分攝入量時需考慮在內。
透析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兩次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不宜超過干體重的3%-5%,需根據體重增長情況控制水分攝入。腹膜透析患者由于每天通過透析液交換排出一定量水分,水分攝入相對較靈活,但也需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避免因水分攝入過多導致容量負荷過重,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營養治療是一個復雜而個體化的過程?;颊邞卺t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病情、身體狀況及各項檢查指標,制定適合自己的營養治療方案,并嚴格執行。同時,定期復查,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營養治療策略,通過合理的營養干預,為腎臟健康“加油”,延緩疾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