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胃猶如氣球,吃多了會被撐大,吃少了會變小萎縮,但是民以食為天,有時候依靠意志力都無法抵擋住美食帶來的誘惑,即使吃撐了也控制不住還想吃,這到底是為什么,會不會有什么危害?大家對此也比較好奇吧,一起來揭秘看看!
1、人為什么會吃撐了還想吃

俗話常說,不能再吃了,不然胃就會被撐大!但其實胃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脆弱,要想知道為什么吃撐了還想吃,首先應該了解下胃的組成結構。
胃屬于肌性器官,是由多層肌肉構成,伸縮能力很強,胃壁里層主要分布著各種胃腺體細胞,具有分泌胃蛋白酶原、胃酸等消化物質的生理作用,胃壁中的肋間神經叢會通過周期性電沖動使胃處于輕微收縮的狀態下。從上往下看,胃雖然可以被分為幽門、胃竇、胃體、賁門和胃底等多個部位,但其實進食時,即便吃再多,大部分的食物都局限在胃竇與胃體下部,而幽門、胃體、賁門等其他部位是不存在食物的。

開始進食時,胃為了容納食物會提前做好容受性舒張的準備,胃內容積增大的同時,胃內腺體分泌也會增加,促進胃腸蠕動,延長胃內排空時間,使食物和胃液能夠充分地混合,方便腸道消化與吸收,如果進食的食物比較容易消化、吸收,停留在胃內的時間便會較短,餓得也比較快,即使吃撐了也還想再吃。一般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高蛋白、高脂肪類食物停留的時間短,進食的間隔時間也比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