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家長并不是次次都會帶孩子到醫院解決耵聹的問題。醫生認為只要把握尺度,掏耳時不超過外耳道的1/3,動作盡量輕柔緩慢,使用較鈍的挖耳勺,應該還是比較安全的。“但要注意掏耳之后的兩三天內防止耳朵進水,畢竟掏耳多少有點損傷,泡水后容易發炎疼痛。”
耳屎是怎么形成的 耳屎多怎么辦
耳屎是怎么形成的?耳屎多怎么辦?馬上跟隨小編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一、耳屎是怎么形成的
1、耳朵眼有一段皮膚(外耳道外l/3軟骨段)和身體別處的皮膚不一樣,就是有一種變型的汗腺叫耵聆腺,其構造有點類似皮膚的汗腺。外耳道皮膚和其它處皮膚一樣,也有一種皮脂腺,專門分泌一種油脂。
2、從生理角度看,耵聆腺體內的這些分泌物不時地通過開口向外排出。起初,剛從耵聆腺吐出來的分泌物,外形有點象融化的蠟,它們和皮脂腺所排出的油脂混合在一起,形成很薄的一層附著在皮膚的表面。
這些原始的耳屎與耳道內的塵埃、脫落的皮膚碎屑拈在一起,干燥后就成為一小塊一小塊淡黃色疏松薄片狀耵聆,堆集在耳道眼里。
3、有的人耵聆腺和皮脂腺分泌特多,排出的呈棕黃色、油性粘稠物質,在尚未干燥后就已積滿在外道眼里,有的甚至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團,這些統稱為軟耳屎,俗稱“油耳”,醫學上叫油性耵聆。
還有一些人耵聆腺分泌特別旺盛;耳屎又排不出來,逐漸風干并聚集成深褐色硬塊,有時象石頭樣堅硬,緊緊堵塞在外耳道里俗稱硬耳屎,醫學上叫耵聆栓塞。
如果發現有耵聆栓塞,特別是耳道進水后,耵聆脹大引起耳悶、聽力減退甚至耳痛時,應該請專科醫生處理,千萬不要亂掏,以免引起耳道發炎。
二、耳屎多怎么辦
1、勿將任何東西插入耳朵,以免刺破耳膜,即使是棉花棒或手指都不好。
2、滴一、兩滴雙氧水、礦物油或甘油等居家常備藥,將耳垢軟化,讓多余的液體流出,重復兩三天后,耳垢軟化便可開始沖洗。將溫水輕輕噴入耳道,注意不使水流壓迫耳道,待水流出后用吹風機吹干。
結語:雖然我們不建議大家經常掏耳朵,但如果耳屎過多影響聽力了就要注意了。掏耳朵是很簡單的事,但是一不小心還是會造成傷害的,所以好還是請專業人士幫助我們解決外耳道耵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