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這種觀點的人主要認為太極拳動作緩慢,不能理解這樣的拳術怎能用來技擊。這個問題涉及到深奧的拳理,說起來有些復雜。粗淺地講,練太極拳是內外兼修,外練沉穩、圓活、協調,使自己在技擊中始終保持能夠有效打擊對手的姿態,進而有效打擊對方;內煉松靜,只有松靜才能使人極其靈敏而又迅速,可以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以及“后發先至”的境界。當然,要想發揮太極拳的技擊功效,還要結合練習太極拳的其它功法。
誤解之九,只要勤練太極拳終究會練出功夫
其實太極拳極易練歪走樣,應該常常對照拳經校正自己的拳架。
誤解之十,推手就是太極拳技擊功夫
不是,太極拳的真正技擊功夫叫“蘭采花”,是太極的綜合功夫到了高級階段的自然反映,水到渠成,而非傳授之功也。
如何正確練習太極拳呢
1、意念足而力莫發
太極講究的就是用意念去帶動全身,絕對不是用力來帶動全身。打太級的時候,要柔,用心和腦結合起來,下發指令給身體,用意念的力量讓氣行走,從而帶動身體的運動。
2、雙腿求虛實結合
太極的大特點就是陰陽,虛實結合。對于雙腿的力道來講,也是同樣的道理。當練太級的時候,一腿用力時,另一腿就得虛,即左腿用力則為實,而此時右腿就為虛。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體現太極。切忌,不能雙腿都實而踩力。
太極拳中有很多對稱、互抵關系,經常學習太極拳的人都知道,太極拳既是一種順從也是一種矛盾。
3、氣沉丹田順氣血
打太極的時候,注意要把氣往自己的小腹部位走,而不是指人體的外生殖器那里。當身體下沉,涵胸然后松腰,這樣氣就集于小腹部了,這個時候,再起,運動,氣往肺部走,上升的整個過程,就是順氣血的過程。
4、輕落雙足妨震動
太極還有一個講究,就是在運動過程中,落腳的時候,不管是哪一只腳,落下來的時候,都要輕落,不能大力,否則全破壞陰陽之勢,讓身體得到震動后,導致練太級時候的前功盡棄,因為太極講究柔靜。
5、上亦動則下相隨
太極講究一個律,也就是上若動的時候,下則跟著就要動,上下要結合起來,才算是一整套的動作。足動,腰動,手動,頭動,眼神跟著動,這樣,一氣呵成。
修煉太極拳重視的是內外雙修,在打拳的時候,要上下、左右一致協調,這樣才能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6、內外結合互制約
太極講究的就是內外相結合,對于太極來講,要以內部的神就是指意念來帶動身體的運動,然后再以身體的運動而達到養神的功效。所以,神即內,體即外,兩者相結合起來,就完全達到了雙修的功效。
7、沉肩墜肘若輕力
當雙肩豎直的時候,根本不能用來練習,因此,太極的就是臂要伸展,肘要外開。當肩下沉提起的時候,稍用力,就會有氣往上。肘也是一樣的道理,前后運動,稍用力,則為內勁,帶動身體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