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練習的時候一定要了解其相關的注意事項,這樣才能達到練習的效果。太極拳推手的練習一定要非常小心謹慎。那么下面就讓我們隨著太極拳教學來了解一下吧!
練習太極拳推手的注意事項
太極拳推手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招式,只有練好了推手才能更好的掌握太極拳的其他技巧,并且掌握其他技巧也會更快。
一、合拍
對方向我發手時,我應按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的原則順應其勢,不丟不頂,接住彼手,引進使其落空,待其力盡,必有回意,我即可順勢而發。
《打手歌》中說“引進落空合即出”的“合”字應該是指對方力盡我即發出的轉化時刻,即合拍時刻。《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收即是放”也就是收到后就是放,轉化并不明顯,但是要掌握這一時刻,才能順勢發出。
二、牽動
引進對方來手時如對方來手停止不前,對方重心穩定,我若發勁必然效果不佳,難將對方發出,我應牽動對方來手,使其重心前傾,對方必急回撤,我即順勢而發,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三、驟發
對方一有回意,我即以爆發力驟然發勁,如迅雷閃電,疾風驟雨,引發之間,合而為一,使對方在毫無思想準備下驟然被發出,不及走化。
已故太極拳家顧留馨老師曾稱贊揚澄甫先師推手是“動之至微,引之至長,發之至驟”,“凡身受之者未覺其動而已騰空跌出”。故牽動手法更能得到順勢借力的效果。
四、寸勁
向對方發動時,應以在極短之時間發出的大之勁發之才能將對方發之致遠,即所謂“寸勁”。這樣就會使對方猝不及避,不易走化。
五、勁整
上述所發之寸勁亦應集周身之勁,所謂“周身一家”。《拳論》中也指出“發動須沉著松凈,專注一方”;“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
“向前退后,乃能得機得勢”;“運勁如百煉綱,何堅不摧”。故如欲使發放效果大,必須勁整。
六、螺旋
在向對方發勁時,無論用單手或雙手均應畫或大或小之圈,含有螺旋之意,以使對方不知我勁之所向,陳式太極拳中曾強調纏絲勁,楊式大極拳亦然,發動時畫極小之圈,而后適時發出,所謂“意在驚彈走螺旋”,“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才能發之致遠。
太極拳推手的兩種戰術原則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其和孫子兵法有相似之處,通過學習太極拳能提高身體靈活性。
⑴、以靜制動,后發先至
以靜制動,即遇敵不亂,沉著機智,靜候伏擊,彼不動、己不動,觀察來勢之機,揣敵之短長,通過皮膚的敏銳感覺,靜以待動,以靜御動,先靜后動,動以處靜,一觸即發,一擊必勝。后發先至,即“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當對手用勁向我發來時,其破綻畢露,我巧妙利用方向、角度、力點和速度,在對方將發未發之時,意在其先,后發制人,克敵制勝。
太極拳第一戰術原則就是以靜制動,后發先至,在孫子兵法中有詳細的描述,結合太極拳運動特點,更能戰勝對方。
⑵、虛實結合,以假亂真
在推手中通常通過巧施“計謀”,虛實相生,真假互換來迷惑對方,具體表現為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左旋右摔,上 下打,借力打力,引進落空,形不外露,以假亂真,恰到好處,而且不斷變換,銜接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