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一項有氧代謝運動,是中國傳統武術,對身體每個動作要求非常嚴謹。太極拳的特點圓活、輕靈,經常練習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素質,下面隨著48式太極拳練習一下吧!
48式太極拳對各身體部位的要求
學習太極拳是個穩打穩扎的過程,學習太極拳切不可兩天打漁三天曬網,這樣只會徒勞無功,因此,在練習中,要不斷的領會。
1、心以上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兩肩微向前合,謂之含胸。能含胸才能以心行氣。
2、兩肩中間脊骨處,似有鼓起之意,兩肩要靈活,不可低頭,謂之拔背。
48式太極拳簡單易學,練習前要排空思想雜念,不能三心二意,否則,不僅達不到健身效果,還會傷害到身體。
3、兩膝著力,有內向之意,兩腿如一條腿,能分虛實,謂之裹襠。
4、兩肋微斂,取下收前合之勢,內中感覺松快,謂之護肫。
5、頭勁正直,不低不昂,神貫于頂,提挈全身,謂之提頂。
練習48式太極拳要求立身中正,身體保持不偏不倚,長期堅持練習,可以提高身體的穩定性和協調性。
6、兩股用力,臀部前送,小腹有上翻之勢,謂之吊襠。
7、以意將兩肩松開,氣向下沉,意中加一靜定,謂之松肩。
8、以意運氣,行于兩肘,手腕要能靈活,肘尖常有下垂之意,謂之沉肘。
9、有動之意而未動,即預動之勢,謂之騰挪。
10、身手腰腿相順相隨,一氣呵成,向外發出,勁如放箭,迅叵雷霆,一往無敵,謂之閃戰。
11、兩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謂之尾閭正中。
12、能做到尾閭正中、含胸、護肫、松肩、吊襠,就能以意送氣,達于腹部,不使上浮,謂之氣沉丹田。
13、兩腿虛實必須分清。虛非完全無力,著地實點要有騰挪之勢。騰挪者,即虛腳與胸有相吸相系之意,否則便成偏沉。實非全然占煞,精神貫于實股,支柱全身,要有上提之意。
如虛實不分,便成雙重。腰脊斂氣以意將氣下沉貼于背,由兩肩收于脊骨,斂于腰脊,注于腰間,使腰能成為主宰,謂之腰脊斂氣。胯松直兩胯不可傾斜,用力,以意將兩胯松開豎直,力,謂之胯要松直。
不可左右凸出,也不可能使氣向下沉而兩腿得屈膝;兩腿要分清虛實,不至站煞,做到開中寓合,合中寓開,兩腿就不可有蹬直之形,腿總要有彎屈之形,謂之屈膝。
兩手意向上升是指兩手豎掌,掌根有下沉之勢,而手指有拔長之意,才能行氣于指,謂之意向上升。
48式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⑴掌握好運動量
初學太極拳的中老年人,常會感到兩腿酸疼。每次鍛煉的時間、次數應因人制宜,身體健康的可以打一遍或幾遍太極拳;體弱的可做一組或幾組動作,也可以打幾個動作,主要應視自身的實際情況酌定。
⑵病情不穩定時不宜打太極拳
太極拳雖然能夠防治多種疾病,但當病情不穩定時則不宜操練。
⑶過度疲勞時不宜打太極拳
過度疲勞應當休息或睡眠,待疲勞消除后再打太極拳。如果過度疲勞還繼續打太極拳,則有傷于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