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圈流傳著一個“玄學”問題:每天到底做多少個俯臥撐才不算白練?有人說“300個打底”,有人堅持“10個養生”,還有健身博主曬出“每天1000個俯臥撐挑戰”的魔鬼計劃。但你知道嗎?盲目跟風很可能讓你陷入“練了個寂寞”,甚至還會傷了肩膀和手腕!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聊聊,每天俯臥撐做多少合適。
一、你的身體,才是最好的“計數器”
很多人剛開始健身時,總覺得“數量即正義”,看到別人輕松做50個就焦慮自己只能做10個。但實際上,俯臥撐的最佳數量根本不能用統一標準衡量!就像穿衣服,別人的L碼可能把你勒成粽子,選對尺碼才舒服。
二、不同人群的“定制化”訓練方案
1、健身小白:從“跪姿俯臥撐”開始逆襲
很多人對俯臥撐的認知停留在“撐起來就完事”,但動作不標準,練再多都是無效功。剛入門的朋友,可以先從跪姿俯臥撐練起——把膝蓋作為支撐點,降低難度,重點感受胸肌發力。
初期建議:
每天3-4組,每組8-12個,組間休息30秒。
每周保持3-4天訓練,給身體留出恢復時間。
記住!動作標準比數量更重要,手肘要夾緊身體,腰腹始終保持收緊。
2、進階選手:解鎖“金字塔訓練法”
當你能輕松完成3組15個標準俯臥撐時,就可以嘗試更科學的訓練模式。“金字塔訓練法”就像闖關游戲,先從低次數開始,逐漸增加每組個數,再慢慢減少,刺激不同肌纖維。
訓練計劃:
(1)第1組:10個
(2)第2組:12個
(3)第3組:15個
(4)第4組:12個
(5)第5組:10個每組之間休息45秒,每周訓練4-5天,穿插平板支撐、引體向上等其他動作,避免肌肉疲勞。
3、健身大神:“力竭訓練+超級組”沖擊極限
如果你已經能穩定完成50個以上標準俯臥撐,恭喜你!可以挑戰更硬核的訓練模式。“力竭訓練”是讓肌肉突破瓶頸的關鍵——每組做到最后一個再也撐不起來,再休息1分鐘進行下一組。
搭配“超級組”效果更佳:比如做完一組俯臥撐后,立刻進行一組啞鈴臥推,兩種動作交替訓練,刺激不同角度的肌肉群。但要注意,這種訓練對體能要求極高,每周最多進行2次,避免過度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