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九 頸椎病可引起中風
頸椎病可引起中風是肯定的,這是由于頸椎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特點所決定的。
在正常情況下,通過頸椎的活動而發生頭位的變化,這種變位運動,因為富有彈性的椎間盤,而不會使椎體出現前后錯位。
隨著年齡的增長,頸部肌肉韌帶勞損、退化,固定關節的力量和功能減弱。
在低頭或仰頭時,頸部關節失穩,擺動和錯位,必然會刺激在頸椎橫突穿孔中穿行的椎動脈,使之痙攣,收縮或扭曲變形,造成腦部供血不足。
另外,由于椎間盤的纖維附著在椎體邊緣。
錯位還會使纖維環反復牽拉,刺激椎體邊緣,而發生骨質增生,壓迫椎動脈,引起椎動脈狹窄或痙攣,同樣會造成腦供血不足。
導致臨床上出現頭暈、惡心、耳鳴、視物模糊等癥狀。
頸椎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而中老年人又多伴有腦動脈硬化,這樣腦血流速度會變慢,易形成血栓,發生中風。
危害十 頸椎病可誘發頸椎性腦血管疾病
全國每年近100萬腦血管病人中,有26%是因頸椎病而誘發。
這是由于椎基底動脈受壓,造成腦供血不足。
長期處于這種狀況,就會出現頭暈、手足麻木、走路不穩,甚至發生腦血栓、腦梗塞,有些病人可因此導致偏癱。
如及時治療頸椎病就不會惡化成中風偏癱等嚴重后果。
除了年齡增大,工作姿勢不當、生活習慣不良以及缺乏體育鍛煉時近來來頸椎病高發的直接原因。
因此,我們應加強預防,一旦出現病變應積極治療,防治結合,方能遠離頸椎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