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女性身體健康的“監測器”,身體若出了什么問題,特別是婦科方面的問題時,會表現在月經上,因為此,女性對經期身體所出現的一切異常都會非常重視。都知道經血是液體,但是有些女性發現經血中經常會出現固體狀的“紅色的小肉塊”,不少女性甚至每次都會出現肉塊,剛開始出現這種情況,女性可能會比較驚慌,出現多了,很多人也就見怪不怪了。那么,來月經時為什么經血中總有紅色的血塊?正常嗎?肉塊是什么?不妨了解下。
經期排出的紅色小肉塊是什么?為什么會有紅肉塊?
雖然很多女性在經期時都排出過小肉塊,但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排出的是一種肉塊,紅色的小肉塊可能是破碎的子宮內膜片,也有可能是凝固的血塊。
女性的月經,是子宮內膜脫落形成的,內膜本身是肉塊狀的,在脫落的過程中,肉塊會被體內的酶溶解,變成經血。有些女性體內的酶比較少,內膜沒來及被溶解,就直接以肉塊的形態排出來了。這種情況在女性身上時有發生,是正常的情況,女性若發現經血中肉塊,但是身體沒有其它異常,就不用擔心,說明多半是內膜片。
女性在生活中,不能太任性,比如吃涼的、不防寒、久坐、熬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都要少做,若是經常做,體內的寒氣和毒素就會比較重,容易形成瘀血,經期時經血也容易淤積成血塊。若你經期經血中總有紅色的肉塊,還有腹痛、經血時多時少等問題,這說明肉塊多半是體內濕寒或垃圾比較多,淤積成的血塊。出現血塊,是身體在提醒你該調理身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