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家庭都有過煲中藥的情況,因為在治療疾病上,中藥有著它獨特的療效,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熬中藥的一些方法。那么,月經不調的中藥怎么熬呢?中藥調理月經要注意什么呢?中藥調理時的注意事項是那些呢?
月經不調的中藥有很多,熬煮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應該讓醫院代熬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熬煮。以下就是一些常見的藥房熬煮法。
1、地黃煮酒
組成: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
制法:將黃酒倒入瓷瓶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約20分鐘。
用法: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2、兩地膏
組成: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參、麥冬、白芍各15克,阿膠30克,白蜜40毫升。
制法:前五味煎取濃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開水將阿膠烊化,兌入藥汁內,加白蜜,置文火上調,候涼,裝瓶。
用法: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調理月經不調的中藥使用除了要按照月經量的多少、月經的時間、月經提前還是延后都是藥進行選擇的。還需要根據虛實不同、個人體的寒熱而有所側重,中醫為強調的就是辨證論治,所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以下的就是熬藥的注意事項。
1、喝中藥一般要求空腹,可以在飯前半小時或飯后兩個小時服藥。
2、中藥的味苦也是藥效的一部分。剛喝完中藥你可以吃塊糖,如果是吃食物吃一點也是可以的。
3、吃中藥一般要保暖,忌風,忌生冷、辛辣食物,忌涼性食物,不吃綠豆等解藥食物。
大家對于調理經期的藥物應該都非常渴望了解的,所以下面就有一些藥物可以幫助女性朋友們調理經期。
婦科十味片養血舒肝,調經止痛。用于血虛肝郁所致月經不調、痛經等。
逍遙顆粒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用于肝氣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月經不調。
安坤贊育丸益氣養血,調補肝腎。用于氣血兩虛、肝腎不足所致的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病。
月經失調,也稱月經不調。這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或是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癥狀。病因可能是器質性病變或是功能失常。
血液病、高血壓病、肝病、內分泌病、流產、宮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腫瘤(如卵巢腫瘤、子宮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經失調。分為月經提前,月經延遲,月經過多,月經過少,閉經五類。
月經期間,女性會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因此,在經期到來前三天,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運動形式,以較為輕柔、舒緩、放松,拉伸的運動為主,如冥想型瑜伽、穩邁舒運動按摩、初級的形體操,或只是在家做一些簡單的伸展動作。
經期第五天,身體開始恢復,此時可以開始進行慢走、慢跑等有氧運動。不過,還是要避免一些球類及負重較大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