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食療多款食譜
韭菜炒羊肝
原料為韭菜150克,羊肝200克。將羊肝切成小片,與韭菜一起于鐵鍋內急火烹炒,加入食鹽、味精調味。佐餐食用。每日1次,連食1周為1個療程。經行前5日開始食用。具有溫補肝腎功效。
枸杞燉兔肉
原料為枸杞子15克,兔肉250克。將枸杞子和兔肉入適量水中,文火燉熟,用鹽調味。飲湯吃肉,每日1次。具有滋補肝腎、補氣養血功效。
鱉甲燉白鴿
原料為鱉甲50克,白鴿1只。將白鴿用水憋死,除去毛及內臟,鱉甲洗凈捶成碎塊,放入白鴿腹內。將白鴿放入碗內,加姜、蔥、鹽、黃酒、清水,再將碗放入鍋內隔水燉至鴿肉爛熟。佐餐食用。具有補益肝腎、調補沖任功效。
當歸生姜羊肉湯
原料為羊肉500克,當歸60克,黃芪30克,生姜5片。 羊肉切塊,與當歸、黃芪、生姜共燉湯,加鹽及調味品。吃肉飲湯。具有益氣養血功效,適用于氣血虛弱型痛經。
山楂紅棗湯
山楂50克,生姜15克,紅棗15枚,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具有活血化瘀、溫經止痛、行氣導滯功效。
烏豆蛋酒湯
原料為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于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并有和血潤膚功效。
黑豆大棗湯
配料:黑豆100g,大棗50g,紅糖20克。
做法:將黑豆、大棗加水適量,煮成粥狀,加紅糖調服,為1劑。每次月經來潮前3天開始服用,每日1劑,連服10劑為一療程。
功效:益氣養血,調經止痛。
當歸糖
配料:當歸100g,冰糖500克。
做法:先將當歸濃煎取汁,再與冰糖一起熬成當歸糖食用。
功效:養血調經止痛。
紅燒龜肉
配料:草龜1只,紅棗10枚,龍眼肉10克。
做法:洗凈草龜,去殼取肉切塊,與紅棗、龍眼肉一起放鍋內,加入醬油、紹酒、砂糖、生油、水適量。煮爛,調味食用。
功效:滋陰養血,調經止痛。
黑豆米酒雞蛋湯
配料:黑豆60g,雞蛋2枚,米酒120ml。
做法:將黑豆、雞蛋同煮,蛋熟后去殼再煮,煮至豆熟加入米酒,吃蛋喝湯。
功效:滋補肝腎,調經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