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腳氣日常的飲食注意事項
現代醫學認為,腳氣的出現是由于細菌感染所致,但是中醫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中醫認為,腳氣是由于飲食失調,脾胃二經濕氣下注造成的,發現腳氣及時外涂足凈膏。
飲食也是預防腳氣不可忽視的問題。調查發現,患有腳氣的患者,大多在飲食上表現出吃米越來越精,吃面越來越白,飲食上缺乏B族維生素的傾向。而腳氣又稱“維生素B1缺乏病”也是由此而來。
維生素B1能構成輔酶,參與人體的正常代謝,能抑制乙酰膽堿的活性,促進胃腸蠕動,它更作用于神經組織,對于腳氣有著不可忽視的預防作用。
這也是為什么以精米為主食的南方腳氣患者更多的原因了。腳氣患者不能吃五種“發物”。
1、南瓜
民間多視之為“發物”。
明朝李時珍就曾指出:“多食發腳氣。”《本草求真》亦云:“凡人素患腳氣,于此屬不宜。”清代食醫王孟英也說:“腳氣痞悶,皆忌之。”
2、雞蛋
根據腳氣的癥狀治療,很多人以為雞蛋可以治療腳氣,其實恰恰相反。
根據清代食醫王孟英的經驗,腳氣患者忌吃雞蛋。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明確告誡:雞蛋“多食動風阻氣腳氣皆不可食。”
3、鴨肉
除了注意選擇治療腳氣的藥物,飲食也應該注意。根據前人經驗,患有腳氣之人,不宜多吃鴨肉。
如清代食醫王孟英曾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多食滯氣,滑腸,凡為陽虛脾弱„„痞脹腳氣,皆忌之。”《飲食須知》亦云:“鴨肉味甘性寒,滑中發冷氣,患腳氣之人忌食之。”
4、甜瓜
根據古代醫家經驗,患有腳氣病者應當忌吃甜瓜。
如《孫真人食忌》中早有記載:“患腳氣病人食甜瓜,其患永不除。”《隨息居飲食譜》中也說:“凡虛寒多濕腳氣,皆忌食。”
5、荸薺
又稱烏芋。性寒,味甘,但患有腳氣病人忌食之,可引起腳氣的并發癥。
如清代名醫黃宮繡在《本草求真》中指出:“烏芋,蓋以味甘性寒,力善下行,是以冷氣勿食,食則令人每患腳氣。”
溫馨提示
腳氣患者飲食注意事項適宜食物未被精磨的小麥粉、大豆粉、小米、玉米、大米等。
肉蛋奶類的選擇瘦豬肉、豬肝、雞肝等。
蔬菜的選擇蘿卜、茄子、白菜、冬瓜等。
水果的選擇蘋果、梨、葡萄等。葵花籽、花生、腰果、杏仁等。
飲食禁忌生魚、生貝類、檳榔、咖啡、茶、腌制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