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哮喘的中醫偏方
中醫學認為
哮喘的本證為肺、脾、腎三臟虧虛。肺虛主要表現為營衛不固,御外無力,易感外邪等抵抗力下降;脾虛主要表現在免疫系統功能紊亂、低下;
腎虛主要表現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內分泌功能紊亂或低下;
肺、脾、腎三臟俱虛則導致體液理化性質和成分發生改變,產生機體內環境失穩和適應性調節功能失常。表現為對自然界客觀存在的物質和刺激產生過敏反應。
再者,哮喘病的易發作或加劇時間與內分泌的生物節律相符,也證實了哮喘這一本證的存在。
哮喘,其病機都是氣機的升降出納失常,使肺氣失宣、失降、失納所致。
因此對哮喘的治療,關鍵在于理順氣機,而理順氣機的要點,可總括為宣、降、納三法,因為肺氣以宣為用,以降為順,以納為益(受納于腎)?,F分述于下。
(1)宣法
即宣暢肺氣法。肺氣以宣暢、布達為用。肺氣只有宣達、順暢,才能有效地吸清呼濁,維持生命之需要。
若肺內夙有隱伏之痰飲,復感外邪,或飲食不慎,情志所傷,引動伏痰則使肺氣失宣, 發為哮喘。其治則當用宣濁,以宣通肺氣。
臨床上根據病因不同,宣濁又具體分為“溫宣法”、“清宣法”和“祛宣法”。
即冷哮者,溫宣以通;熱哮者,清宣以通;濁哮者,祛宣以通。
①溫宣法
溫宣法是用性味辛溫之方藥,以溫散束肺之寒邪,分解互結之寒痰,從而宣暢肺氣,以收止喘平哮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