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水中不要站著不動,要保持活動狀態,如有冷的感覺或嘴唇發紫時,應立即上岸休息。
8、上岸休息時,一定要先將水擦干,有風時披上毛巾或浴巾,不要在穿堂風口處停留,防止感冒。
9、在水中游泳時,一定要量力而行。初學的人,開始時不要在水中停留時間過長,一般以15-20分鐘為宜。學會后再增加時間。
10、在水中游得時間過長或恰好腹中空空,上岸時動作過猛,有的人會出現頭暈、目眩、惡心等反應,個別人會突然暈倒,一般情況下這是疲勞缺氧所致。針對性措施是注意保暖,按摩肌肉,喝些糖水或吃些水果等,很快可恢復。
11、春季天氣干燥,游完泳出來,可以涂上潤膚霜,注意皮膚的保濕。
12、有哮喘病史的泳者,在發病期間好不要游泳,以免產生危險。
13、在游泳間歇中,應補充500~1000毫升液體,以保持體內水分并維持酸堿平衡。
1、提高寶寶的智力發育
大腦神經與身相身體各部位的末端神經相連,因此嬰兒在水中進行自由的大運動時,各種動作直接受神經系統支配和調節,而肌肉和各關節的活動又反過來刺激大腦皮層神經,從而游泳可以促進大腦功能的快速發育,使大腦對動作反應更加敏捷。
2、提高敏感性和協調性
嬰兒游泳時,在水溫、靜水壓、浮力和水波沖擊等多種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嬰兒全身皮膚、關節,包括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一系列良性反應,加強了對嬰兒各感觀系統的刺激,促進動覺、味覺、聽覺、觸覺、平衡覺等綜合信息的快速傳遞,從而提高反應力,促進各器官協同配合來完成各種動作。
3、樹立自信心適應能力
在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嬰兒,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大都缺乏機智和情感表達能力,因此,對嬰兒來說智力開發重要的就是削除其對環境改變所產生的不安全感。
而嬰兒游泳再造了子宮羊水環境,使嬰兒漂浮于失重的水中,并逐步感覺在新的環境中能自由伸展肢體的安全和快樂,以達到幫助嬰兒適應不同的內外環境,樹立自信心和適應能力的目的。
4、增強空間想象能力
音樂除能刺激聽覺的發育外,還能刺激大腦前肢的發育,從而促進大腦兩個半球間的交流,加速大腦中負責和處理空間、推理、語言、學習和記憶等高層次智力活動的區域。
把嬰兒專家及音樂專家共同努力精選的中外古今名曲融合進一張光盤,在與嬰兒游泳同步進行,不僅能讓寶寶身心舒暢,精神愉悅,更能促進寶寶大腦兩個之間的交流,達到開發智能,提高空間邏輯思維能力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