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培訓之術語解析
巴沙基(passage)
也稱"高級快步"。盛裝舞步賽中 規定步法。兩斜對肢交互起落一致,并間隔較長,前蹄 的提起高度在著地一側前肢臟骨的一半以上;后蹄抬 起的高度稍高于另一后肢的距關節。這種可快步,步幅 緊湊,節奏鮮明.運步時馬的臀部的沖動力明顯,前膝 和后膝的屈裕程度較大,并富有彈性。
扶助(aid)
指騎手為了使馬匹眼從并按照自 己的意圖行動,借助韁、腳、騎坐的操控,并使用馬鞭、 馬刺、聲音等誘導、鼓勵和驅策的方法。
正扶助(natural aids)
也稱"自然扶助"。指用韁、腳、騎 坐控制馬匹,使之按騎手意圖行動。
半減卻扶助( half aids)
指騎手為了使馬變換步法和步速, 而預先施于馬的扶助。
全減卻扶助(all aid)
指騎手施于馬的扶助用來使馬停止前進。
內方(inside)
馬的左、右側分別被稱為"內方"、 "外方"。內方姿勢為:馬頭、頸采用受銜姿勢,左層撓, 馬體以騎手內方腳(左腳)為中心,彎曲成弧形。騎手僅 能見馬的左眼角。外方姿勢相反。
施韁(draw the rein)
韁扶助之一。兩拳不離開原位,腕 部向前外上方扭轉,驅策馬前進、加快和伸長步度。
開韁(leadingrein)
韁扶助之一。肘不離開上體,用拳和小臂向左或向右拉開韁,用于回轉。
壓韁(pressure)
韁扶助之一。持定一方韁,用另一 方韁壓馬頸,使馬回轉、旋轉和使馬頭同撓。向左轉時 用右韁壓馬頸,右轉則反之。
受銜(light mouth)
指馬匹愿意戴籠頭和水勒?;蛟谶\ 動時對韁和水勒的控制無抵抗行為。
屈撓(bend)
指馬頭、頸、項、軀體及四肢等部位 作出的柔軟而優美的彎屈動作。
抗拒(resistace)
指馬匹在比賽中出現的停止且或 多或少有回轉,以及后腿直立等情形。無論什么時候或 什么理由出現這種情形,均屬抗拒。
收縮(systole)
指馬匹后體屈撓,跗關節彎曲,使 后肢向前下方深踏,前肢起揚,頭頸昂起重心后移,處 于受銜狀態。馬匹這種運動姿勢,體態優雅,騎乘較為 舒適。
交突(forefoot touch)
指馬匹兩前肢在運動時的碰撞。易 使馬絆跌使馬腿受傷。
追突(tonch of legs)
指馬匹前肢與后肢間在運動時的 碰撞。在用快步和對側步的輕駕車賽中易發生。易使 馬絆跌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