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以采用以下訓練方法:(1)反復跑;(2)組合跑;(3)變速跑;(4)節奏跑;(5)越野跑等。
力量是速度的核心。由于人體一切運動都是肌肉在神經系統支配下的工作(收縮與放松)所致,因此,肌肉力量的大小不僅對運動成績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而且直接影響其他各項運動素質的發展與提高,甚至可以說是一切運動能力的原動力。鑒此,在短跑訓練中,應將力量訓練作為重要的核心內容來加以重視和進行。
有關力量訓練的方法手段非常多,無法一一闡述,簡而言之,應注意如下原則:
(1)訓練要全面、系統
注意選擇合理正確的練習方法和手段,不僅要使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得到訓練,而且還要注重小肌肉群和遠端肌肉群的協同發展。否則,不但不利于運動成績的提高, 而且還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2)結合專項,有的放矢
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要根據專項訓練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發展專項所需要的力量素質。短跑運動員應側重于快速力量、相對力量和爆發力量的發展。并且,要有利于所獲得的力量水平盡快、有效地轉移到短跑專項成績中。
5、掌握跑的放松技能
要做到跑得放松自然而有節奏,是短跑技術訓練的難點,因為肌肉的緊張和放松是由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性所決定的。運動生理學揭示:肌肉收縮的力量,是肌糖元在催化酶作用下分解釋放出高能磷酸鍵而提供的,而這些高能物質在運動員體內,特別是肌肉中有一定的量可以通過改善營養和科學訓練提高其含量,短跑運動員在劇烈活動中欠下大量“氧債”會出現暫時能量供給不足的現象,如果運動員運動是緊張就會把能量消耗在無用功中,降低肌肉的效率,影響速度。
運動員若能善于放松自然跑,就能降低無用功的消耗,做更多的有效功,從而提高跑的實效性和經濟性。
在訓練中,提高運動員跑的放松技能,主要取決與發展運動員專項知覺發展水平,主要的訓練手段有:
(1)提高時間感,采用不同速度和距離的間歇跑;
(2)提高節奏感,按照教練員的不同信號或標志的節奏跑;
(3)提高用力感,采用不同距離的快跑和慢跑,不同距離的上坡跑、下坡跑和重復跑;
(4)提高速度感,采用不同速度和距離的變速跑等。
6、加強心理訓練
健全的心理狀態,良好的意志品質是運動員創造優異成績的精神支柱。有的運動員雖然平時訓練不錯,但比賽過不了硬,賽前和比賽是思想緊張,吃睡不好,生活規律破壞,消耗精力過多,比賽時心慌意亂,控制不住自己,技能失常,成績下降,賽后思想波動。
針對隊員的具體情況,在訓練中要做到嚴格要求,從實戰出發,如改變訓練環境條件,創造氣氛,施加一定的壓力,培養運動員的意志品質和自我控制能力。從而在各種變化的條件下,都能沉著冷靜、機智靈活的排除干擾、發揮正常,賽出好成績。
7、加快跑步速度結束語
總之,要有效發展運動員的短跑成績,既要加強以技術為中心的全面身體訓練,又要突出專項能力訓練,尤其是快速力量和速度能力的訓練,并努力掌握跑的合理技術。
對于專項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的選擇,關鍵在于能否因材施用,因人而異。并且,根據對短跑項目技術特征的認識和對運動員個性的了解,選擇和設計一些符合現代短跑訓練的方法和手段,對運動員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使短跑訓練的觀念、指導思想及具體操作有個全面的更新,終達到提高短跑運動成績的目的。
提高跑步速度除了先天的爆發力,后天的基礎鍛煉以及跑步方法技巧也很重要,堅持就會有突破,不過要突破極限就有點難度了。
跑步是鍛煉全身的簡單的方法,如果可以堅持一周跑步兩至三次,有更好的鍛煉效果。那么,每天跑步的佳時間是什么時候呢?是晨跑好還是傍晚跑更加好呢?
每天跑步的佳時間:傍晚5點左右
根據人體生物鐘調節原理,身體的適應能力及體力的調動發揮均以下午和接近傍晚(約4點到6點)佳,此時絕大多數人精神平靜穩定,體力充盈,技術活動的靈活性、協調性、準確性及適應能力均處于佳狀態,因此在這個時間段跑步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哦。
然而現實問題是,這兩個時段恰好是我們忙于工作、學習的時間。雖然身體機能狀態很好,但除了專業運動員,恐怕沒有多少人能有條件在這兩個時段去做運動。
美國芝加哥大學臨床研究中心20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道說,人體生物鐘在機體對運動的反應中起到比以前認為的更為重要的作用。這一結果可能會改變人們早上鍛煉身體的習慣。
研究中心對年齡在30至40歲的40名男子進行了一天內不同時間段機體(荷爾蒙水平)對運動反應的研究,結果發現,晚上和夜間兩個時間段中,人體新陳代謝的關鍵物質荷爾蒙對身體鍛煉的反應強烈。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在夜間或晚上,與脂肪新陳代謝相關的皮質甾醇和與肌肉修復相關的促甲狀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急劇上升。”
研究人員舉例說,早上在跑步機上高強度運動一小時后進行的血驗結果顯示,荷爾蒙的水平與同一時段臥床休息時的含量相當。而在晚上7時到第二天凌晨2時作同樣的運動后,荷爾蒙的水平比其它時間段要高出許多。這表明人體內荷爾蒙在不同時間段對運動的反應受到生物鐘或者生理節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