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我們動力的源泉,可以是我們的血液在血管中流淌,但是如果我們體內有血栓。那么我們的血液就無法流動自如。那么血栓究竟有哪些可怕的危害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跟著視頻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1、引起心肌梗死
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導致心臟的血管出問題,從而引起心肌梗死。
基于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年齡、遺傳等因素,動脈內壁會形成斑塊。
表現為脂質和壞死物質的聚集,脂質沉積與一些物質會形成脂核,并在脂核表面有結締組織沉著形成斑塊的纖維帽。
2、纖維帽較薄、脂核大的斑塊容易發生破裂
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不穩定斑塊”,是非常容易破裂的。
不穩定斑塊破裂后會迅速引發腦血栓的形成,導致血管腔發生閉塞。
沒有冠狀動脈血液供應的心肌細胞于是發生壞死,即為心肌梗死。
3、血管閉塞 血流中斷
由于腦動脈硬化,管腔內膜粗糙、管腔變窄,在某些條件下,如血壓降低、血流緩慢或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強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內凝集成塊,形成血栓,使血管閉塞,血流中斷,從而使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軟化、壞死而發病。
4、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腦血栓患者一旦發病大多數都會伴有肢體發麻、運動不靈、言語不清、眩暈、視物模糊的現象。
常于睡眠中或晨起時發病,患肢活動無力或不能活動,說話含糊不清或失語,喝水發嗆。多數病人意識消失。腦血栓輕微者表現為一側肢體活動不靈活、感覺遲鈍、失誤,嚴重者可出現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本期嘉賓介紹
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安貞醫院神經內科行政副主任。1982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獲學士學位,畢業后長期從事神經內科臨床工作,1987年以來曾先后在北京醫科大學進修遺傳代謝性疾病、神經內科及神經電生理檢查近3年。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著近40篇,其中SCI論著4篇,出版譯著1部、參編專著9部。參加過多項國內及國際臨床研究課題,近年來致力于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與修復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已主持完成一項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目前與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合作在研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