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萎縮性胃炎,胃黏膜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老,慢性胃病中有20%是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不會都變成胃癌。只是萎縮性胃炎變成胃癌幾率,比一般人正常人高一點。如果治療得當,采取的保護措施好,大部分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人是不會癌變的。
后就到了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炎反復,胃粘膜修復再修復,結果胃里長出了本該在腸道才有的細胞,出現了“腸上皮化生”?!澳c上皮化生”往往被認為是癌前病變,也就是說還沒到癌的那一步,但如果再發展下去,就是胃癌早期。
當然,不是所有腸上皮化生都會走到胃癌那一步,只是胃病到這一步,要更加小心呵護了,積極治療,不再折騰自己的胃,是完全可以避免發展成胃癌的。同時,定期復查胃鏡很重要。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食物以清、軟、松為主;進餐要科學,宜坐著吃飯不宜站立或蹲著吃;宜定時定量,每餐食量適度,每日三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都應主動進食;宜少吃多餐,飯只吃七份飽,避免過饑或過飽或暴飲暴食,改掉“廢寢忘食”、饑一頓飽一頓的飲食習慣,使胃保持有規律的活動。寒冷會使胃的活動減緩或出現胃痙攣,故要注意保護胃部,不要受寒。
2.溫度適宜
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少吃生、冷、硬的食物,過燙、過冷、過硬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后,都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
3.細嚼慢咽
吃飯太快會增加胃的負擔,造成胃部肌肉疲勞,胃動力下降,容易導致胃受傷。因此對食物要充分咀嚼,可使食物盡可能變“細”,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咀嚼的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4.飲水擇時
佳的飲水時間是早晨起床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后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湯好飯前喝。
5.飯后莫運動
俗話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飯后”絕非是剛吃完飯,應在飯后20~30分鐘開始散步,這樣有利于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