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用:滋養、消食。對食積不化、胸腹脹滿有輔助療效。
3、參芪猴頭燉雞
用料:猴頭菌100克,母雞1只(約750克),黃芪、黨參、大棗各10克,姜片、蔥結、紹酒、清湯、淀粉各適量。
制法:將猴頭菌洗凈去蒂,發脹后將菌內殘水擠壓干凈,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雞去頭腳,剁方塊,放入燉盅內,加入姜片、蔥結、紹酒、清湯,上放猴頭菌片和浸軟洗凈的黃芪、黨參、大棗,用文火慢慢燉,直至肉熟爛為止,調味即成。
功用:補氣健脾養胃。
健脾養胃的食物,如山藥、蓮子、大豆、谷物、扁豆、薏苡仁、山楂、香蕉、大棗、板栗及豬瘦肉、牛肉、雞肉、牛奶、豆制品等。補益脾胃的中草藥有人參、茯苓、黃芪、白術、甘草等,與食物配制成藥膳效果更佳。
合理利用膳食纖維保護腸胃
膳食纖維近年來非常受歡迎,因它可以“清潔腸胃”、“防止脂肪堆積”、“緩解便秘”,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
人體不但要遭受環境污染帶來的毒素,自身也因不良飲食習慣產生有害物質。
而膳食纖維(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等)具有獨特的物理特性,能像海綿一樣,吸附腸道內的代謝廢物以及隨食物進入體內的有毒物質,并及時排出體外,縮短有毒物質在腸道內的滯留時間,減少腸道對廢毒物質的吸收。
同時,它們又像一把刷子,可清除粘藏在腸壁上的廢毒物質和有害菌,使大腸內壁形成光滑的薄膜,利于食物殘渣快速通暢地排出體外,對腸胃起到有效的保健功效。
一般地說,蔬菜中膳食纖維含量為1%到2%,平時如果能適當注意增加蔬菜的攝入量,即可滿足人體對膳食纖維的需要。
但對于日常食用膳食纖維,人們通常有三大誤區。
誤區一:口感粗糙的食物中才有纖維
根據物理性質的不同,膳食纖維分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兩類。
不可溶性纖維主要存在于麥麩、堅果、蔬菜中,因為無法溶解,所以口感粗糙。主要改善大腸功能,包括縮短消化殘渣的通過時間、增加排便次數,起到預防便秘和腸癌的作用,芹菜中的就是這種纖維。
大麥、豆類、胡蘿卜、柑橘、燕麥等都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能夠減緩食物的消化速度,使餐后血糖平穩,還可以降低血降膽固醇水平,這些食物的口感較為細膩,但也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誤區二:纖維可以排出廢物、留住營養
膳食纖維在阻止人體對有害物質吸收的同時,也會影響人體對食物中蛋白質、無機鹽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別是對于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兒童,過多的膳食纖維,很可能把人體必需的一些營養物質帶出體外,從而造成營養不良。所以,吃高纖維食物要適可而止。
誤區三:腸胃不好的人要多補充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的確可以緩解便秘,但它也會引起脹氣和腹痛。
胃腸功能差者多食膳食纖維反而會對腸胃道造成刺激。對成人來說,每天攝入25到35克纖維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