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人的能量和供能營養素供應可與正常人相同。由營養缺乏或代謝性疾病引發癲癇,應注意相應營養素攝入量。發作后應及時補充營養,可選擇易于吸收的腸營養制劑,以快速恢復發作時消耗能量及丟失營養素。
長期應用抗癲癇藥物會干擾葉酸代謝和吸收,出現巨幼細胞貧血,故應補充富含葉酸的食物,但注意將血葉酸濃度維持在正常范圍內,過高會加重癲癇癥狀。
以臟補臟:中醫認為,動物類食品能起到“填精”功用。以平肝鎮痙,活血涼血,行氣化痰,益氣補血為原則。用動物性相應臟器蛋白質來補充人體器官不足,通常為接近并容易吸收。推薦豬腦、羊腦、豬十二指腸。
腦外傷引起的癲癇病人和長期服用鎮靜藥物的病人易脫水、貧血、營養不良等,嚴重者可出現電解質代謝紊亂。當飲食中含鉀過多,會增加其血鉀含量。
專家提出癲癇病人每日鉀的攝入量不應超過3g。低鉀的食物有油菜心、白蘿卜、南瓜、番茄、黃瓜、冬瓜、蘋果、葡萄等。同時,癲癇病人經常會缺鎂,除給予高鈣飲食外,還應注意鎂的攝入。如果缺鎂,會造成對骨骼的成骨的影響,還可導致肌肉顫抖、精神緊張。富含鎂的食物有小米、玉米、紅小豆、黃豆、雞肉、牛肝、芹菜等。成年男子每日應攝入鎂350mg。
小編提醒雖然抗癲癇藥物或其他代謝產物可以有效地與鋅離子發生絡合反應,降低癲癇病人的血鋅濃度從而控制癲癇發作。因此,癲癇病人除重視藥物治療外,飲食調理中應盡量少吃或不吃含鋅豐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