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雨中夾裹著的強對流天氣,不僅會帶來冰雹、雷暴等災害性,有的還會伴隨著短時間的、局地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24小時的雨量可達300或400毫米以上,造成江河橫溢和嚴重內澇,而時間較長的暴雨還會引發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
谷雨與氣候的關系
谷雨的涵義是“雨生百谷”。表明這一節氣雨量充足而及時,適宜谷類作物茁壯成長。
春秋至西漢時期,黃河中下游一帶此時開始播種谷物,正是需要雨水的時候。
在《易經》和《淮南子》等書中,谷雨已被明確定為二十四節氣之一。《逸周書》記有“谷雨之日萍始生”。
更從物候上反映出雨水增多的情形。然而,滄海桑田,氣候變遷,如今的黃河流域,已不像當時那樣溫暖濕潤了。
谷雨期間,中原地區的降水量、降水日數以及降水強度均有明顯增加。
豫南和豫西南山區一般達到50~60mm,特別是河南南部的新縣,竟達117.9 mm。
同上一節氣相比,降水日數一般增多1~2天。其分布情況是:大部分地區4天左右,豫西山區和南陽、信陽等地為5~6天,新縣達8天之多。
不過,這一時段的降水量雖然從多年平均來看基本上能滿足作物播種和生長的要求,但并非年年如此。
如1951~1970年間降水量小于15nlm的年份,洛陽占35%,鄭州、開封均占50%。
位于黃河下游的山東濟南,竟高達55%,有的年份甚至滴雨未降。因此,當地還流傳著“春雨貴如油”的說法。
谷雨氣候適合的農事
水稻運肥、施基肥,犁耙冬水周。播種育秧,秧田管理。
包谷施肥、整地,播種中包谷,早包谷勻苗,初苗中耕,追肥,防治土蠶。黃豆、雜豆播種(一般同包谷間作)。
小麥防旱防濕,防治銹病,白粉病、麥蚜,拔除黑穗病株。
洋芋中耕,追肥,培土,防治晚疫病。
油菜谷雨后開始收獲。
烤煙整地,施肥,移栽早煙。
茶葉清明后開始采春茶。
蠶桑 小蠶共催共育,加強春蠶飼養管理。
防止林區山火,預防“倒春寒”和冰雹。
結語: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谷雨節氣本身就有著自己的意義,今天給大家介紹了關于谷雨節氣的氣候特點,希望能讓更多的人了解谷雨節氣,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將一些優良的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