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春的日子,很多人都很喜歡春天。雖然今天已經立春,但是溫度似乎沒有那么的暖和,因此大家在立春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做好保暖的工作的。那么立春如果做好科學養生呢?下面三九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
按照中醫的養生保健理論,立春節氣是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的轉折點。因春在五行屬木,與肝相應,所以在春季養生具體到人體臟器而言,一定要重視養肝。
怎樣護肝呢?除了遠離煙酒,注意飲食之外,簡單的就是伸懶腰。很多讀者都有這樣的體會:在清晨剛醒來或工作勞累時,伸一伸懶腰會有說不出的愜意。其實,這是人體自我保健,特別是對肝臟保健的一種條件反射。人體困乏的時候,氣血循環緩慢,這時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伸懶腰后,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肢體關節、筋肉得到了活動,睡意皆無,這樣也激發了肝臟機能,使肝臟得到“鍛煉”,從而達到對肝臟的保健效果。
伸懶腰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伸懶腰時要使身體盡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時,盡量吸氣;放松時,全身肌肉要松弛下來,盡量呼氣,這樣鍛煉的效果會更好。對老年人來講,經常做這一動作,還可增加肌肉、韌帶的彈性,延緩衰老。
立春飲食養生的禁忌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也是春天的開始。在春回大地之際,養生專家提醒,立春后的養生要護肝養陽、不宜劇烈運動,也不宜多食酸收之味,飲食上要多吃辛溫、甘潤的食物。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逐漸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注意保護陽氣。因春屬木,與肝相應,所以在春季養生上主要是護肝。中醫認為肝主情致,因此護肝要從心情著手,養肝的關鍵就是要保持心情舒暢,防止“肝火上升”。情緒不宜過于激動、興奮,要保持愉悅、平和,這有利于疏肝理氣。
立春飲食有講究
立春過后,在生活習慣上,人們要逐漸晚睡早起。而且隨著氣溫回升,立春后人們也要逐漸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這可以加快血液循環,有利氣血運行。不過由于立春后天氣乍暖還寒,這時比較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如春游、放風箏、散步、慢跑、打太極以及并不劇烈的球類運動。
要注意的是,這一時節運動不宜劇烈,不宜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否則可能耗陽氣,對養生不利。而且由于立春后氣候仍然干燥,運動時補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立春后飲食忌酸
立春后的飲食調養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臟與五味的關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于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飲食調養要投其臟腑所好,即“違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
具有酸收性質的蔬菜有:西紅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欖、檸檬、石榴、烏梅等。
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力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郁金、丹參、元胡等,食品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