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脾氣暴躁的原因
一個人有愛發脾氣的毛病,確是令人苦惱和遺憾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人要發脾氣就等于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這話未免有點過頭,但發脾氣的確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有時甚至會使親朋成為冤家對頭,而對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來說,發脾氣對身體的危害就更大了。
一些老人總愛發脾氣,究其原因大多存在以下一些情況。
一是心胸比較狹窄
這類老人凡事喜歡斤斤計較,別人稍微觸犯了他,如無意中踩了他的腳,或不慎把臟水弄到他身上,他就不肯原諒,要大發脾氣,甚至大罵一通。有的則對別人過于苛求,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就要發火。
二是虛榮心過強
有些老年人常常以“長者”、“老者”、“過來人”自居,在生活中處處要設法維護自己的尊嚴和,一旦有誰冒犯了他,傷了他的面子,就會大動肝火,發起脾氣來。
三是性格變異
老年人經常性地發脾氣,實際上是心理衰老、性格變異的反映。這些老年人進入老年期后,社交能力逐漸減弱,自我封閉性增強,遇事固執過敏,急躁易怒,情緒波動大。
四是疾病征兆
有些老人脾氣暴躁,可能與身患某種疾病有關。如肝病患者,虛火亢盛,心情煩躁,平時容易發脾氣。
老年人常發脾氣,會給家庭生活和人際關系蒙上陰影,因此一定要設法加以改正和控制。實際上,一個人的性格和脾氣,通過自身的心理調節和自制力是可以改變和防止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過去愛發脾氣的同志,后來都學會了正確的自我控制。建議常愛發脾氣的老年朋友,平時多參加一些集體社交活動,多找那些心胸開朗、脾氣好的鄰居、朋友聊天,經常與他們作伴。同時,也可請家人子女隨時隨地督促,這樣,愛發脾氣的毛病是可以改掉的。如果屬于病癥反應的脾氣急躁者,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就診。
老人脾氣暴躁小心是癡呆癥
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已成為社會各界需要提上日程的事情。一份科普資料表明,由于大腦功能的退化和離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劇變化,老年人中85%的人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心理建設尤其重要。
心理醫生被遺忘的角落
俗話說老小老小,越老越小。老人真像這句話所說,變得像小孩一樣任性、固執、暴怒和健忘,這樣在心理醫生眼里就可能成為一個心理疾病患者。近年來,廣西社會各界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給予了相當大的關注,然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還是個被遺忘的角落。
有關資料表明,老年人中85%的人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27%的人有明顯的焦慮、憂郁等心理障礙,0.34%的人則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癥狀存在,0.75%的人患有老年癡呆癥。廣西的心理專家稱,在廣西,心理健康治療起步晚,老年人的心理保健仍是一項空白。
這幾年廣西經過專門培訓具備心理疾病治療資格的醫生為數不多,在首府只有廣西醫科大、區人民醫院、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五醫院四所醫院擁有這樣的專業醫生。廣西的心理健康事業無可否認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首府幾家開設有心理咨詢門診的醫院,來治療心理疾病的病人中,你很難看到超過50歲的患者。中華醫學會心理學會會員、廣西醫科大學心理咨詢門診主治醫生劉建榮從醫12年來,只遇上十幾個老年病人,其中多是熟人介紹或別的科室轉過來,僅有幾個是主動來就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