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本身的免疫系統就沒有那么完善,很容易出現感冒發燒的情況,一旦出現了發燒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這個時候應該怎么辦呢?能夠引起人們出現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我們要注意一下,吃什么能夠緩解發燒呢?下面會有詳細的介紹。
第一,用酒精擦浴
孩子一旦出現了發燒的情況,家長會非常的焦急,如果發燒的溫度不是很好,我們可以選擇物理降溫的方法,我們可以在身體上擦酒精,能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并且酒精蒸發的時候,身體溫度也會降低不少。如寶寶發燒了,我們可以用35%酒精給寶寶擦浴,水溫保持在27度到37度左右。
第二,給寶寶冰枕頭
寶寶發燒應該要及時的降溫,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去超市或者是醫院買一個冰袋,之后在里面放入小塊的冰塊,冰塊要去棱角,不要咯傷寶寶。冰袋里面加入100g以內的水,之后可以給寶寶當做枕頭用。當發現冰塊融化后,需要及時更換。
第三,用溫水洗澡
寶寶發燒了之后,我們應該要檢查寶寶的精神狀態,如果這個時候精神狀態比較好,那么大家可以通過用溫水(27-37度左右)給寶寶擦身或洗澡來了給寶寶降溫。這個時候我們不要直接用熱水給寶寶洗澡,否則容易加重病情。
第四,用熱水泡腳
如果寶寶發燒后,精神狀態不是非常好,則可以用熱水給寶寶泡腳來降溫。熱水的溫度在40度左右為宜,泡腳時,家長可以同時撫搓寶寶小腳丫,借此來緩解寶寶的不適。
1、腦炎、腦膜炎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經常聽到同學某某得了腦炎住院了,成人之后反而聽得少了。但是有了孩子之后,經常的和寶媽、孩子接觸,又經常的聽到這種病癥。老公說他小時候就得過。寶寶6個月至3歲的期間容易得這種病,一般發高燒至39℃以上,同時會有精神倦怠、眼神呆滯、食欲不佳,甚至會抽筋。好的辦法就是去醫院讓醫生判斷什么病癥。
2、敗血癥
這是一種細菌侵蝕到血液中的疾病,一般近親結婚、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劑量類固醇才會導致這種病,這種病也會造成發燒。
3、川崎癥
乍一看這個名字可能不知道是什么病。1歲-1歲半的孩子是該病的高發群體,而且病因不詳,一般高燒39℃~40℃以上,持續好幾天;眼紅;口唇有草莓舌、唇裂、手腳四肢腫;頸部淋巴腫;以及打卡介苗的部位會紅腫等。
4、腸胃炎合并脫水
分為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兩種,癥狀有嘔吐、腹瀉、尿頻、食欲下降、精神不佳、發燒38.5℃以上(會合并脫水)。這種病癥出現時要防止脫水,讓孩子大量飲水。
5、感冒
感冒發燒特別常見,不管是細菌感染還是流行性感冒,孩子有可能因此導致發燒。
6、尿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