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白開水也是有學問的,燒開后冷卻4~6小時內的涼開水,是理想的飲用水。長期貯存以及反復傾倒的涼開水會被細菌污染,所以每次煮的水不要太多。嬰幼兒具特殊的生理結構:腸胃、腎臟功能發育不全。
由于嬰幼兒腎臟和其他器官發育不完善,腎小球的濾過、腎小管的濃縮及再吸收和排泄功能均較差,因此排出廢物時需要更多的水分,礦泉水中的過多微量元素會加重寶寶的腎臟及腸胃負擔。所以,礦泉水不一定適合小寶寶。建議還是用白開水。
體內血液的含水量達80%以上,如果(嘔吐、腹瀉)失水過多,皮膚、眼睛、血管會有明顯的凹陷。水的溶解力很大,體內營養物質的運輸和廢物的排泄都要依靠水,新陳代謝才能得以順利進行。
水還參與體溫的調節,大量的水可以吸收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能量,使體溫不至于顯著提高,在高溫下,體內的熱量可隨水分經皮膚蒸發散熱,以維持體溫的恒定。關節、胸腔、腹腔等部分的水分,對器官、關節、肌肉起到了緩沖、保護、潤滑的作用。
喝水量不足或失水多會造成脫水,嚴重的會出現電解質紊亂,進而危及健康。嬰幼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不自覺出汗比汗腺活動出汗多,又不像成人會自己感覺身體缺水的信號,所以容易缺水,特別是在炎炎夏日。
小孩日常飲食注意
1、忌吃零食過多
小孩吃零食過多輕則造成消化功能紊亂,影響正常飲食,重則造成積食。零食過多,主食則減少,這樣日長月久,影響正常發育,易患某種營養缺乏癥,重要的是腦細胞數量的增殖是一次性完成的。兒童錯過了這個關鍵時期,以后就無法彌補了。
2、忌過早過多吃鹽
小孩子剛出生時,腎功能尚不完善,約到5~6月齡時發育才較為完善(個別有延長至2歲的),才能把進入體內的多余的鈉和氯等物質排出體外。因此,嬰兒好到6個月齡左右方吃咸食。一般來說,小孩二歲以上才能吃與成人同量的食鹽,如果孩子吃得過咸,輕則易咳嗽,重則易患高血壓病,不利于兒童生長發育。
3、忌味精
味精食后被腸道吸收進入血液,能與血液中的微量元素鋅化合轉化為谷氨酸鋅而排除體外,小兒若經常攝入過多的味精,日積月累則會導致鋅缺乏。
4、忌暴食
小孩吃東西往往不會自我調節,自我控制,喜歡吃的東西就“大吃”以致引起消化不良,造成積食,增加了腸、胃、腎臟的負擔,還可能給這些臟器帶來疾病。尤其是三歲以內的小孩。因此,家長應控制孩子的進食量。
總結:小孩子喝水也是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營養的,如果您不注意孩子的飲水和飲食情況,那么,很有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您的孩子喜歡喝飲料或者是吃飯不吃,喜歡吃零食,這些您都要趕緊給他改正過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