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飲食的注意事項
寶寶食物:從無鹽到少鹽
What “無鹽”指什么
“無鹽”即寶寶輔食中不用添加食鹽。
Why 為什么要這樣做
因為12 個月內的嬰兒腎臟功能還不完善,濃縮功能較差,不能排出血中過量的鈉鹽,攝入鹽過多將增加腎臟負擔,并養成孩子喜食過咸食物的習慣,不愿接受淡味食物,長期下去可能形成挑食的習慣,甚至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壓的危險。而且,1 歲以下的小寶寶每天所需要的鹽量還不到1 克,而奶類和輔食中所含的鈉就足以滿足寶寶的需求了。
到寶寶1歲后,才可以適當在食物中放入少量的鹽。
1克鹽是多少
目前,北京市正在推廣“限量鹽勺”政策,家庭新領取的鹽勺,每平勺的鹽量剛好為2克。另外,還有一些數據供您參考:1啤酒瓶蓋(一平蓋)的食鹽是3.5克;根據目測,1克鹽的體積大概相當于2顆豌豆粒大小。
關于少鹽的2個經典問題
1. 沒有鹽寶寶會不會沒有勁兒
輔食中不加鹽并不意味著寶寶的食物中就沒有鹽。實際上母乳、配方奶、一般食物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鹽,足以滿足嬰兒的需要。
而且一般情況下人體每天攝入鹽的量明顯超過生理需要量。除非寶寶患有嚴重腹瀉、嘔吐、大量出汗、饑餓或患有其他導致體液大量丟失的疾病,才會出現鹽缺乏的癥狀,如睡不醒、肌肉無力等。
2. 給1 歲以上的寶寶制作食物可以加一點鹽嗎
可以,但量一定要適當。因為兒童期常吃過咸的食物易導致成年期高血壓發病率增加;吃鹽過多還是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因為高鹽飲食可能抑制黏膜上皮細胞的增殖,使其喪失抗病能力。
因此應從小培養孩子口味清淡的好習慣。另外,對患有心臟病、腎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兒童,更應嚴格控制飲食中的鹽攝入量。
需要提醒的是,醬油、雞精等調味品以及你買回來的現成食品中都含有鹽。所以,如果添加了這類食品或調味品,還要適當地減少鹽量。
另外,建議可采取就餐時再加鹽的方法控制食鹽量,即烹調時不加鹽,等就餐時再放鹽,這時放的鹽主要附著于食物和菜肴表面,而人的口感主要來自菜肴表面,因此吃起來咸味已經夠了。
這樣既控制了鹽量,保證了菜肴的口感,還避免了鹽中強化的碘在高溫烹飪中的損失。
結語:相信很多年輕的父母看了上文以后,對于如何給一歲寶寶健康飲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寶寶是一個比較脆弱的個體,它的衣食住行都有很多講究。只有給寶寶吃對了食物,這樣他才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寶寶的健康,是每個家長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