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網站上,經常能看到有人在發一些關于酸堿體質的言論,他們宣揚堿性體質,認為身體健康與否,取決于你是酸性體質還是堿性體質,堿性體質好,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想要變成堿性體質應該多吃堿性食物。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嗎?
這些理論看似都很有道理,說得一套一套的,但其實都是歪理。大家應該聽說過酸堿體質這種說法,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提出酸堿體質理論的人,被罰了1.05億美元。
在現代醫學中,并沒有酸堿體質這種說法。酸堿度是化學上的一種說法,中學化學都學過,判斷物質酸堿度要看該物質的PH值,PH值小于7.呈酸性;等于7.呈中性;大于7.呈堿性。
人體不同部位的PH值不同,血液的PH值在7.35左右,尿液在6.0左右,皮膚在6.0左右,胃液在1—3左右,不同部位的酸堿度不同。
人體有酸堿度,但酸堿度不同于酸性體質和堿性體質,它們并不是一回事。不同的人,無論是男性女性,老人小孩,白種人、黃種人還是黑人,人體的酸堿度都是一樣的。并沒有酸性體質和堿性體質這種說法,各種權威雜志的數據庫,都沒有刊登過酸堿體質相關的文章。
酸堿體質是一個美國人提出來的,他是個騙子,買了假的文憑和學歷,還“創造性”提出酸堿體質這一理論,該理論暗合了人們的心理,很快就傳播開來,他憑借著該理論,賺得盆滿缽滿。最后因為有人誤信了他的理論,差點丟掉命,這才明白該理論是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