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癌即甲狀腺癌,甲狀腺癌是一種常見或者多發的惡性腫瘤性疾病,近年來發病率一年比一年多,且女性發病率要明顯高于男性。甲狀腺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治療、放射性碘(碘-131)治療、內分泌治療、放射線照射治療和化學藥物治療等。其中,手術切除治療和放射性碘治療是常用的治療方法。而對于選擇手術治療的患者,術后如果條件允許,醫生通常會建議繼續做碘-131治療?甲癌術后為什么要做碘131治療?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甲狀腺癌的手術治療
甲狀腺癌手術的主要目的是徹底清除甲狀腺上的腫瘤組織,減少復發風險,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手術并不能完全清除甲狀腺組織中的所有癌細胞,因此,術后進行放射性碘治療就顯得十分重要。
碘-131治療的原理是什么?
碘-131治療是指通過口服放射性碘元素(碘-131)來治療甲狀腺癌。碘-131可以通過血液循環被攝取到殘留的甲狀腺組織或者轉移灶當中去,由于碘的親甲狀腺性,對癌細胞產生高能射線,從而殺死癌細胞,達到治療的目的。
碘-131治療的必要性如下:
1、消除殘留癌組織
甲狀腺癌手術后,即使手術切除部分或者全部甲狀腺,仍可能存在微小殘留癌組織或者轉移灶。碘-131治療則可以通過攝取到這些組織中,有針對性地殺滅癌細胞,從而減少術后復發的風險。
2、預防遠處轉移
甲狀腺癌具有一定的轉移傾向,特別是淋巴結和骨髓等部位。碘-131治療可以有效清除體內的微小轉移灶,預防其進一步擴散,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