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是長期而且有不易治愈的慢性病,很多患者關節疼痛,關節變形、變大等。嚴重者行動不便,生活無法自理。發病時全身疼痛,難以忍受。小編今天帶您看一下類風濕關節炎癥狀有哪些?類風濕關節炎治療方案?類風濕關節炎吃什么藥好?
臨床表現
類風濕關節炎臨床表現多為肢體僵硬,關節變形,疼起來是全身疼痛。
1.受累關節晨僵、疼痛、壓痛、腫脹及活動受限,初呈游走性,以后固定。由單個至多個關節受累。且呈對稱性。手足小關節先受累,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腕關節受累多見。多見的畸形有近端指間關節梭形腫大、爪形手、手指“天鵝頸”畸形、尺側偏斜、掌指關節半脫位及腕關節固定等。
2.關節周圍可發生腱鞘炎、滑囊炎、肌萎縮等。
3.皮下結節,常見于關節凸出和受壓的地方,質韌。沒有明顯的疼痛,但是存在時間長。
4.血管炎。
5.慢性纖維性肺炎。
6.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
7.結節性肺病,是肺部造成小陰影。至今沒有明確的原因說明,多處器官受累而引起的皮慢性病。
8.類風濕性塵肺。
9.胸膜炎。
10.心臟類風濕性肉芽腫。
11.局源性心肌炎。
12.冠狀動脈炎。
13.慢性心內膜炎及心瓣膜纖維化。
14.類風濕性心包炎。
15.其他:肌炎、周圍神經炎、鞏膜炎等。
診斷鑒別診斷依據
1.晨僵至少一小時(≥6周)。
2.3個或3個以上關節腫脹(≥6周)。
3.腕、掌、指或近端指間關節腫脹(≥6周)。
4.對稱性關節腫脹(≥6周)。
5.手部有典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放射學改變。
6.皮下有類風濕結節。
7.類風濕因數陽性(滴定度>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