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油茶一般給一枝筷子,廣西打油茶的習俗是客人吃了油茶不還筷子,表示還要再吃;還了筷子,則表示多謝主人,不用再添了。主人說聲請,再飲用,飲后待主人收拾完畢方能退席。侗族打油茶的習俗是如果你不想再喝時,就將這根筷子架到碗上,主人一看就明白,不會再斟下一碗。如果不是這樣,主人就會陪你一直喝下去。
文化價值
侗鄉人獨創的油茶,具有濃香、甘甜的美味,常飲能提神醒腦,治病補身。侗族老人喝不上油茶,責怪兒孫不孝。侗鄉人外出串村走寨喝不上油茶,身子感到發痧一樣不舒服,趕緊回家打油茶。與侗族人民雜居一起的苗、瑤、壯等民族,受這種習俗的影響,也喜愛喝油茶。離開侗鄉山寨到外地工作的人,嫁出去的侗鄉姑娘,仍喜愛打油茶。
侗鄉人從那朝那代開始有喝油茶的習慣,無法考證。據侗族老人說,他們祖祖輩輩種油茶樹,家家戶戶榨有一缸一缸的茶油,有油就可以打油茶了。侗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寒山區,喝油茶能御寒防病。習慣成自然,打油茶便成為代代沿傳的民族習俗了。
喝打油茶成為當地百姓的飲食習慣,亦是他們用來待客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在人覺得非常勞累的時候,如果能喝上那么一兩碗油茶,過不了多久,滿身的疲憊便會在不知不覺中煙消云散了,同時迎來的便是一份難得的過冬好心情。
制作方法
1、選茶
通常有兩種茶可供選用,一是經專門烘炒的末茶;二是剛從茶樹上采下的幼嫩新梢,這可根據各人口味而定。
2、選料
打油茶用料通常有花生米、玉米花、黃豆、芝麻、糯粑、筍干等,應預先制作好待用。
3、煮茶
先生火,待鍋底發熱,放適量食油入鍋,待油面冒青煙時,立即投入適量茶葉入鍋翻炒,當茶葉發出清香時,加上少許芝麻、食鹽,再炒幾下,即放水加蓋,煮沸3-5分鐘,即可將油茶連湯帶料起鍋盛碗待喝。一般家庭自喝,這又香、又爽、又鮮的油茶已算打好了。
4、配茶
如果是打的油茶作慶典或宴請用的,那么,還得進行第四道程序,即配茶。配茶就是將事先準備好的食料,先行炒熟,取出放入茶碗中備好。然后將油炒經煮而成的茶湯,撈出茶渣,趁熱倒入備有食料的茶碗中供客人吃茶。
5、奉茶
后是奉茶,一般當主婦快要把油茶打好時,主人就會招待客人圍桌入坐。由于喝油茶是碗內加有許多食料,因此,還得用筷子相助,所以,說是喝油茶,還不如說吃油茶更為貼切。吃油茶時,客人為了表示對主人熱情好客的回敬,贊美油茶的鮮美可口,稱道主人的手藝不凡,總是邊喝、邊啜、邊嚼,在口中發出嘖、嘖聲響,還贊口不絕!
結語: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于打油茶的知識,打油茶起源于唐代,漢、壯、瑤、侗等民族的飲茶習慣,對打油茶感興趣的小伙伴下次去旅游的時候可以感受一下哦,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