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芳,女,主任醫師,歸國學者。1991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1997年獲得該校消化專業碩士學位。2008-2009年赴日本東北大學進修學習一年。
現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食管協作組委員,河南省消化學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健康促進會消化分會副主任委員。能熟練處理消化系統各種常見病的診治及危重病人的救治。
擅長各種特殊消化內鏡(色素內鏡、NBI+放大內鏡及超聲內鏡)對疾病的診斷及消化道早期腫瘤內鏡下的治療,如EMR、ESD;擅長小腸鏡及膠囊內鏡對小腸疾病的診治及POEM治療賁門失弛緩癥,STER、EFR治療胃腸道粘膜下腫瘤等多種內鏡下操作。
發表論文10余篇,主編專著1部,現主持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獲省級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
展開-
我是女生,經常便秘該怎么辦
經常便秘可能與飲食、生活習慣、腸道疾病等有關,可通過調整飲食、增加運動量、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久坐、就醫檢查等方式緩解。 1.調整飲食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全麥面包等,同時要保證足夠的水分攝入。 2.增加運動量 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 3.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每天定時排便,即使沒有便意,也可以在馬桶上坐一會兒,培養排便反射。 4.避免久坐 長時間久坐會使腸道蠕動減慢,增加便秘的風險。 5.就醫檢查 如果便秘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癥狀,如腹痛、腹脹、嘔吐等,可能是腸道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時就醫檢查。 總之,經常便秘需要引起重視,及時調整生活習慣,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建議就醫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5-07 11:20:16 -
孕婦總膽汁酸偏高對寶寶有什么影響
孕婦總膽汁酸偏高可能會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如胎兒窘迫、早產、胎兒發育不良和產后出血等,因此需要及時就醫,并注意飲食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1.胎兒窘迫 總膽汁酸偏高可能會影響胎盤的血液供應,導致胎兒在子宮內缺氧,甚至出現胎兒窘迫。 2.早產 孕婦總膽汁酸偏高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增加早產的風險。 3.胎兒發育不良 總膽汁酸偏高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營養供應,導致胎兒發育不良。 4.產后出血 總膽汁酸偏高可能會導致孕婦的肝功能受損,增加產后出血的風險。 因此,孕婦在孕期需要密切關注總膽汁酸的水平,如果偏高需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孕婦在孕期需要注意飲食健康,避免食用過于油膩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控制總膽汁酸的水平。
2025-05-07 11:19:26 -
大便成顆粒狀什么原因
大便呈顆粒狀的原因眾多,包含便秘、腸道不完全梗阻、腸道息肉等。 一、便秘:若長期飲食不規律或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會致使腸道功能蠕動減緩。這樣一來,食物殘渣在胃腸道中留存的時間過長,其中的水分已被完全吸收,于是就出現便秘癥狀,進而導致大便干結而呈顆粒狀。 二、腸道不完全梗阻:胃腸道若長期存在慢性疾病,有可能誘發腸道不完全梗阻。患者在炎癥刺激下,腸腔會變得狹窄,糞便排出受到阻礙,糞便在腸道堆積時間過久,因大便干結,在排出時就會被擠壓成顆粒形狀。 三、腸道息肉:當患者的腸道息肉過大時,會使腸腔狹窄,糞便排出受阻而導致排便不暢,糞便排出時就會被擠壓成顆粒狀。 總之,當發現大便呈顆粒狀時,要及時排查原因,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改善這種情況。
2025-05-07 11:18:50 -
幫助消化的水果有哪些
山楂、香蕉、火龍果、菠蘿、獼猴桃等水果有助于消化,但不能過量食用,消化系統疾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水果和食用方法。 1.山楂 山楂中含有解脂酶,能促進脂肪類食物的消化,促進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內酶素等功能。 2.香蕉 香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糖分,具有一定的潤腸通便功能。 3.火龍果 火龍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秘。 4.菠蘿 菠蘿中含有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質,幫助消化。 5.獼猴桃 獼猴桃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消化和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水果雖然有助于消化,但也不能過量食用,以免引起不適。同時,對于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如胃炎、胃潰瘍等,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水果和食用方法。
2025-05-07 11:18:16 -
酒后反胃惡心怎么緩解啊
酒后反胃惡心可通過禁食、補充水分、服用藥物、注意休息、就醫治療等方法緩解,特殊人群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同時應適量飲酒。 1.禁食 酒后反胃惡心時,應避免進食,以免加重癥狀。 2.補充水分 多喝水可以幫助緩解酒后反胃惡心,同時也可以促進酒精的代謝。 3.服用藥物 可以服用一些藥物來緩解酒后反胃惡心,如胃復安、嗎丁琳等。 4.注意休息 酒后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癥狀。 5.就醫治療 如果酒后反胃惡心癥狀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應及時就醫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人以及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在緩解酒后反胃惡心時應格外小心,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為了減少酒后不適,飲酒應適量,避免過度飲酒。
2025-05-07 11:17:14